[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节能液压抽油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9725.7 | 申请日: | 200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姚进;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液压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节能液压抽油机,该机属于油田采油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维修方便、适应现场工况等优点,在采油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本身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平衡效果差,曲柄轴净扭矩波动大,存在负扭矩、工作效率低和能耗大等缺点。此外,冲程、冲次均不能连续调节,不易实现自动化控制采油。液压抽油机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容易实现长冲程、低冲次和重载荷等优点,因而发展迅速。但目前的液压抽油机,不论是采用配重平衡还是气平衡,平衡效果均不理想,造成下行程时抽油杆系统重力势能回收有限,而且对电动机的能量无法加以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液压驱动系统和蓄能器平衡系统的液压抽油机,在下行程时收集抽油杆系统释放出来的重力势能和存储电动机的能量,在上行程时释放出来,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动机的装机功率和减小电动机转速的波动,达到节能效果。而且具有常规液压抽油机举升力大、重量轻、冲程长度和冲次调节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液压泵、2溢流阀、3溢流阀、4单向阀、5蓄能器、6电液换向阀、7复合缸、8活塞杆、9油箱、10滑轮、11绳索、12抽油杆和13电动机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图,由图可知,复合缸7由串联式液压缸组成,形成四个油腔Q1、Q2、Q3和Q4。Q2、Q3腔分别与电液换向阀6的两个油口相连,Q1腔与蓄能器相连。Q4腔与油箱9相连。通过电液换向阀6的换向,Q2、Q3腔交替供油与回油。溢流阀3起安全保护作用,当系统过载时该阀开启溢流。当单向阀4左边压力大于右边压力时,液压泵1可通过单向阀4向Q1腔和蓄能器5回路供油。溢流阀2控制Q1腔和蓄能器5回路的最高压力。复合缸7与蓄能器5一起,在下行程时收集抽油杆12系统释放出来的重力势能和存储电动机13的能量,在上行程时释放出来,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动机的装机功率和减小电动机转速的波动,达到节能效果。
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次运行时,电液换向阀6切换至右位,液压泵1向Q2腔供油,Q3腔回油,此时,在Q2腔油压力和抽油杆系统重力载荷F作用下活塞杆8上行带动抽油杆12实现下行程作业。同时Q1腔中的油液被挤入蓄能器5中,蓄能器5中的气体被压缩储存了能量,Q1腔和蓄能器5回路处于高压状态,单向阀4关闭。
当抽油杆12下行至行程终点时,电液换向阀6切换至左位。液压泵向Q3腔供油,Q2腔回油,同时蓄能器5向Q1腔释放上次回收的能量,与Q3腔中的油压作用力一起使活塞杆8下行,带动抽油杆12实现上行程作业。
当抽油杆上行至行程终点时,电液换向阀6切换至右位,开始下一个循环。这样就可以实现抽油杆12上下行程的不断往复运动,从而可带动抽油泵实现抽汲原油的作业。当电液换向阀6处在中位机能时,抽油杆12在任意位置停留。改变行程终点传感器的参数就可调节冲程长度,调节变量液压泵的排量就可调节冲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气缸发动机的漏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牙科用粘合性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