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混凝土高效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499.2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蒋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发学 |
主分类号: | C04B40/04 | 分类号: | C04B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混凝土 高效 养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水泥混凝土的助剂有关,尤其是与养护、增强剂有关。
技术背景
为了使混凝土浇注体中的配方水份不会很快蒸发,使水泥水化并产生强度时有足够的水份供应,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必须使用养护剂。传统方法是在已脱膜的混凝土浇注体平面上覆盖锯末、稻草或麻袋、草袋、塑料布,并在上面不断浇水养护七天以上。此法的缺点很多:(1)在覆盖物上浇水养护,只能在混凝土浇注体的平面进行。对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直、斜、曲面难以进行养护。
(2)浇水养护时,耗水量大,干旱、缺水地区,难以进行养护。
(3)用塑料布包裹时,由于塑料布容易受损、老化、破裂和搭接处水份容易快速蒸发,影响工程质量。
(4)覆盖物(锯末、稻草……)随风飞扬,造成空气、水体污染。
中国专利02111497号,公开了水基液膜型养护剂。它是由丙烯酸聚合物、蜡乳液、成膜剂、润湿剂、渗透剂、流平剂等组成,具有一定的成膜性,渗透性,可防止水份快速蒸发,但原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国内、外建筑市场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用量;使用时,既可内加,又可外涂,加工、使用方便,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价格低廉、可降低工程造价的新型水泥混凝土高效养护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水泥混凝土高效养护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自制材料和市购原料制成:
无机粘结剂 38.33-357.70
阻锈防锈剂 0.69-6.44
复合增强剂 1.56-14.56
催化剂 0.02-0.21
稀释剂 9.00-84.00
制备时,将上述原料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尿素加入40%的水玻璃中,拌匀、溶化,制成相应重量的无机粘结剂:
2.将无水硫酸钠倒入9.00-84.00份50~60℃热水中,再加入氯化钠,拌匀,制成复合增强剂液;
3.在搅拌下,依次将阻锈防锈剂、复合增强剂液、催化剂加入60%水玻璃中,拌匀;
4.1+2+3拌匀,便得到粘稠状液体-高效养护剂。然后,将稠液秤量,倒入塑料桶中,密封包装;
5.施工现场使用时,可采用“内加法”或“外涂法”进行养护。
本发明具有渗透、成膜、粘结、增强性能。尿素可使水泥颗粒均匀分散,加速水泥水化;亚砂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与钢材接触后,可使钢材表面生成钝化膜,保护并阻止钢材生锈;复合增强剂中无水硫酸钠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硫酸钙[Na2SO4+Ca(OH)2→CaSO4+2NaOH];氯化钠能与氢氧化钙作用,生成氯化钙[2NaCl+Ca(OH)2→CaCl2+2NaOH]。氯化钙的存在既降低了溶液的碱度,又促使水泥中的硫酸钙、铝酸三钙生成有利早强的水化硫铝三钙(3CaO、Al2O3、3CaSO4·3H2O),和水化氯铝三钙(3CaO、Al2O3、CaCl2、10H2O),从而使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无机粘结剂起成膜作用,堵塞混凝土孔隙,防止水份快速蒸发,其中的水玻璃与水泥接融后,可起促凝、增强作用;催化剂则加快上述化学反应速度。
由于本发明既能加速水泥水化,加速混凝土硬化,又可保护并防止钢材生锈。因此,它可供无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结构的混凝土工程作养护剂。据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所测定:以本发明稠液按水泥量(已减少10%~15%水泥)的1.52%-2.73%用“内加法”加入混凝土中拌匀或将稠液配成1%液体,对已脱膜的混凝土浇注体进行三次喷涂或刷涂后,其R28与不减少水泥用量,只用等量水喷涂的对比组强度相等或超过。
使用本发明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养护(内加或外涂)时,既克服了传统养护方法污染环境、耗水量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等缺点,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还可节约10%~15%的水泥用量,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以修建1000千米长、20米宽、0.2米厚的水泥混凝土公路为例:使用本发明产品作养护剂时:
①施工单位购进养护剂时,可比在锯末上浇水养护节约2800万-6900万元,比在草袋上浇水养护,节约3400万-7500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发学,未经蒋发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