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8761.1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肖珩;曾烨;姚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模拟 血管 环境 实验 装置 | ||
1.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含有卡式流动腔,蠕动泵和储液池,其特征是:核心部件卡式流动腔具有矩形基座(1),基座中央有台阶(2),台阶上开有O型密封槽(3)与微量试剂贮存池(4),贮存池上覆盖微孔膜,膜上放置O型密封圈(5),用带矩形沟槽(6)、中心通孔(7)的卡板(8)将膜拉平、固定于矩形基座台阶上,O型密封圈扣入O型密封槽,基座与带T型入流、出流口(9,10)的上盖(11)相合,卡板矩形沟槽密闭构成主流场区域;卡式流动腔(15),蠕动泵(17)和储液池(16,18),通过管道连接构成整体,下储液池(16)经蠕动泵(17)连接上储液池(18),上储液池出流口接卡式流动腔(15)入流口(9),卡式流动腔出流口(10)接下储液池(16),上储液池中设溢流管(19)与下储液池连接,多余液体经溢流管口直接流入下储液池,保持上储液池液面恒定,上储液池置于金属架(22)上平台,卡式流动腔位于金属架中平台,下储液池位于金属架下平台;下储液池(16)接带滤膜的通气孔(20),保持系统压力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卡板(8)利用中心通孔(7)将膜紧扣于微量试剂贮存池(4)上,使膜表面与卡板矩形沟槽(6)齐平,矩形基座台阶表面形成完整矩形沟槽,膜下形成微量化学小室,加入生化因子模拟血管所处生化微环境;卡板下压使膜受到张力作用,将膜平整固定于微量试剂贮存池上方,提高流场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卡式流动腔上盖(11)底面设有矩形密封槽(12),槽内放置矩形密封圈(13),通过上盖(11)与基座(1)四周的螺丝孔(14)固定构成整体,基座台阶(2)表面完整矩形沟槽密闭构成主流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卡式流动腔的入流、出流口(9,10)为T型头部,用来发展入口流,使流动腔产生充分发展的泊肃叶流;主流场区域可以保证流场状态为片状层流,用于模拟血管流体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下储液池设带滤膜的通气孔(20),与空气相通,可通过阀门(21)随时关闭,方便实验开始后排出气体,保持系统压力恒定,有效地提高系统稳定性,防止污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模拟血管微环境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卡式流动腔和储液池可用玻璃或塑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7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盘转子综合实验装置
- 下一篇:排尿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