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7663.6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6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殷亮;郑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8/14;B32B27/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5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数码产品上使用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产品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其中由以手机产品的发展最为迅猛。
为了防止平常的使用,对这些数码产品的外壳或屏幕产生划痕,从而影响其外观的美观。因此,使用者通常都会使用保护膜,遮盖在其外壳或屏幕上。尤其是数码产品的屏幕上,是使用者最常使用保护膜进行保护的地方。尤以手机产品的屏幕,其使用保护膜进行防划痕保护,最为常见。
由于数码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相应的保护膜的市场需求也是很大的。因此,业界厂商不断加大保护膜的研发投入,以期得到效果更好的保护膜。
而目前,业界研发出的保护膜,在其贴到屏幕上后,屏幕灯光可直接透射到正面,也就是其表面会透光,使得其不能彻底保护显示屏幕。
因此,业界急需一种新型的保护膜制造方法,来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业界目前使用的保护膜,其表面透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出的保护膜,贴附于屏幕上后,其表面无透光。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对原材料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进行轮转印刷机杀胶。对杀胶后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贴合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形成印刷底材。对印刷底材进行白底部分印刷和彩色部分印刷。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杀胶后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其只是对其中部分区域的表面上贴合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以形成印刷底材。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先对印刷底材上进行白底部分的印刷,然后再进行彩色部分的印刷。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底材上白底部分的印刷方式为丝网印刷白底。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底材上彩色部分的印刷方式为平版印刷彩色部分。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涉及使用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其为业界使用的一种塑料印刷原材料。其正面用于印刷,反面则具有较高粘性,其粘性程度在0.8~1.8kg/25mm范围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涉及使用的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其为业界使用的一种透明弱粘性塑料。其反面具有一定粘性,其粘性程度在0.2kg/mm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制备出的保护膜,在用于贴附到显示屏幕上时,其表面无透光,能很好的保护显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出的保护膜,可用于贴附于数码产品的显示屏幕上,以保护显示屏幕。当然,其也可以贴附于数码产品的其他地方或是用于其他产品,而不一定局限于数码产品,具体应用,可随用户的需要而定,并不限定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原材料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进行轮转印刷机杀胶。
在本步骤中,其中涉及使用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其为业界使用的一种塑料印刷原材料。其正面用于印刷,反面则具有较高粘性,其粘性程度在0.8~1.8kg/25mm范围内。因此,为避免其高粘性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在本步骤中,对其进行杀胶,以去除其粘性。
第二步,对杀胶后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贴合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形成印刷底材。
在本步骤中,其中涉及使用的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其为业界使用的一种透明弱粘性塑料材料。其反面具有一定粘性,其粘性程度在0.2kg/mm左右。
且,其中杀胶后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其只是其中部分区域的表面上会贴合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以形成印刷底材。通常不是整个杀胶后的高粘性透明聚脂薄膜的全部表面贴合低粘性透明聚脂薄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全部贴合,并无限定。
第三步,对印刷底材进行白底部分印刷。
在本步骤中,底材上白底部分的印刷方式为丝网印刷白底。
第四步,对印刷底材进行彩色部分印刷。
在本步骤中,底材上彩色部分的印刷方式为平版印刷彩色部分。
由本发明涉及的保护膜制造方法制备出的保护膜,在用于贴附到显示屏幕上时,其表面无透光,能很好的保护显示屏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锤冲击性能和母材韧性优异的高强度厚钢板
- 下一篇:上行链路测量报告的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