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6692.0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田作华;李荣先;陈雨峰;沈乃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拥塞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工程技术领域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小波神经 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拥塞主要是由于网络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所致,拥塞的发生会导致 严重的后果,如:数据包丢失,数据传输延时增大,链路利用率下降,严重时会 导致网络崩溃。所以,必须在通信网络中引入相应的拥塞控制方法。因特网拥塞 控制的最初的形式就是TCP协议中的流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系统(如: 主机),以数据包丢失作为拥塞信号,通过减少拥塞窗口来降低数据源端的发送 速率,从而缓解拥塞。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终端系统在流量管理中所发挥 的作用终究有限,对降低各传输延迟和丢包率基本无能为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AQM的路由器队列控制方法,并建议在中 间节点部署,作为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种增强手段。AQM的技术目标是:降低路 由器中排队延时,减小延时抖动,保证较高的数据吞吐量,同时能够具有良好的 适应性和鲁棒性。但是研究人员对其提出了存在很多严重的缺陷,主要有参数配 置困难,受网络负载变化影响很大,路由器队列长度抖动大,适应性、鲁棒性差 等问题。随后,研究者在RED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RED的改进方法,主要有 Gentle-RED(温和RED)、Adaptive-RED(自适应RED)、SRED(稳定RED)以及 self-configuration RED(自整定RED)等。遗憾的是,上述这些RED的改进方法 均是基于启发式规则设计而来的。由于缺少系统的设计方法,它们自身仍然存在 参数配置困难的问题,同时无法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鲁棒性较差。
随后,又开发了一些新的AQM方法,较有影响的是BLUE、AVQ、GREEN、PI (比例积分控制)、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等。其中,BLUE、AVQ、GREEN仍 然采用启发式的设计规则,不可避免地存在参数配置困难,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差 等诸多问题。具体地,AVQ和GREEN经常出现路由器队列排空现象,导致链路利 用率下降;而BLUE的队列抖动很大,常出现队列溢出的现象,增大了数据传输 延时,造成强制性的数据包丢失,严重降低了网络性能。PI和PID是基于网络 数据流量模型设计而来的,虽然克服了RED的一些缺陷,但其自身问题也是很明 显的,主要有:队列的响应缓慢,容易出现超调,严重时甚至造成队列的溢出或 排空;另外,在这两个方法的设计过程中,将因特网的流量特性视为一个线性系 统,所以这个设计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这也是它们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差的原 因所在。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主题相关的技术文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拥 塞控制方法。本发明在路由器中建立一个拥塞控制器,通过检测路由器的队列长 度误差及其变化率,并将它们输入到小波神经网络中,计算输出数据包标记概率, 进而对数据包进行标记处理,实现拥塞控制。本发明非常适用于瞬息万变的动态 网络,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有效降低数据报文丢失率,减小队列延 时和延时抖动,同时保证良好的链路利用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路由器上建立一个用于用线网络的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控制器, 并且支持TCP/IP协议和显示拥塞通知技术,同时具有队列控制功能。
首先,该路由器用于有线网络(区别于无线网络),不论局域网或是广域网; 其次,路由器必须支持当前因特网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再次,必须支持路 由器队列控制机制,也就是路由器中含有实现队列控制功能的软件。最后,支持 显式拥塞通告方法(ECN)。对于路由器的其他技术性能和指标,诸如接口功能, 包交换能力,路由协议以及安全功能都没有特别的限制和要求。
至于拥塞程度如何检测,即如何根据路由器中的队列长度来计算标记概率, 则由本发明中的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完成。该控制器由一个具有三层结构的小波 神经网络来实现,有两个输入,一个输出。具体地,三层结构分别指输入层,隐 层和输出层。输入层有两个计算节点,隐层含有三个计算节点,输入层有一个计 算节点。
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包含以下步骤:
(1.1)初始化控制器中的以下变量。
u1和u2分别为控制器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或半固态废弃物封场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双层节能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