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骨料混凝土压力吸水率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6604.7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玲;张秀芳;王龙志;张海霞;张会冰;杜栋;危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13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料 混凝土 压力 吸水率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骨料混凝土的压力吸水率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以粉煤灰陶粒、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多孔材料为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的效果,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用量越来越大;但是,轻骨料混凝土以粉煤灰陶粒、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多孔材料为骨料,该些骨料吸水率较大,而且随着压力的增大轻骨料的吸水率会增加,因此采用泵送的方法灌注轻骨料混凝土时,在泵送压力作用下,多孔的轻骨料会在泵压的作用下,吸水导致混凝土变稠、变干,失去流动性而堵塞泵管;因此在一般的轻骨料混凝土的施工中通常是采用将轻骨料混凝土吊到建筑物顶,这也是轻骨料混凝土不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压力吸水率测定方法,在泵送之前测定轻骨料混凝土在一定压力下的吸水率,并根据该吸水率测得所要泵送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吸水量,并将和吸水量等量的水在泵送之前添加到轻骨料混凝土中,从而使轻骨料在泵送前就已经达到吸水饱和的状态,在泵送的状态下不会出现轻骨料混凝土变稠、变干失去流动性而堵塞泵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压力吸水率测定方法,其包括步骤:
将混凝土和轻骨料拌合均匀;
称取CW克的混合均匀的轻骨料混凝土,并置于方孔筛中,利用该方孔筛过筛其中的轻骨料混凝土筛除水泥砂浆,之后称量筛除的水泥砂浆的重量为MW1克;
将拌合均匀的轻骨料混凝土装入加压的容器中,并插捣密实,之后通过该加压容器向轻骨料混凝土中注气加压至压力不下降为止;
将轻骨料混凝土倒出,拌合均匀后重新称取一定量的经过加压的轻骨料混凝土CW克,并置于方孔筛中,利用该方孔筛过筛其中的轻骨料混凝土筛除水泥砂浆,之后称量筛除的水泥砂浆的重量为MW2克;
利用公式 计算轻骨料混凝土的压力吸水率R。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步骤:将轻骨料和混凝土拌和均匀后,测定该轻骨料混凝土的塌落度,如果该塌落度达不到设定的标准,则重新调配轻骨料混凝土的比例,直至塌落度达到设定的标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用的加压容器为直读式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方孔筛为4.75mm方孔筛。
通过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轻骨料混凝土压力吸水率测定方法,利用含气量测定仪对需要泵送的轻骨料混凝土在泵送之前进行加压吸水,通过质量差的原理测定轻骨料混凝土在一定压力下的吸水率,并根据该吸水率测得所要泵送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吸水量,并将和吸水量等量的水在泵送之前添加到轻骨料混凝土中,从而使轻骨料在泵送前就已经达到吸水饱和的状态,在泵送的状态下不会出现轻骨料混凝土变稠、变干失去流动性而堵塞泵管。
附图说明
无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轻骨料在正式用于拌合混凝土之前,需要先预先用水浸泡或预湿,由于是在常压状态下浸泡或预湿,即使轻骨料吸水饱和或吸水基本稳定,在泵送压力状态下,轻骨料还会继续吸水,直到在压力状态下,吸水饱和为止。因此如何测定出轻骨料混凝土在泵压状态下的压力吸水率,是能否实现顺利泵送的关键。
为了解决轻骨料混凝土在泵送时出现的堵塞、变干的现象,本发明提供的轻骨料混凝土压力吸水率测定方法,可以测定轻骨料混凝土在泵压状 态下的吸水率,从而计算出吸水量,可在泵送混凝土前将该额外的吸水量注入混凝土中,从而避免在泵送时出现的堵塞、变干等现象。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首先将将轻骨料和混凝土拌合均匀,并测定塌落度是否满足需要的塌落度,如果测定的塌落度不符合标准,需要重新对轻骨料和混凝土进行配比,之后再测定塌落度直至达到需要的标准,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应不小于180mm;
称取CW克(在该实施例中取5000.0g)符合塌落度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置于方孔筛中(该实施例使用4.75mm方孔筛,在选择方孔筛时方孔筛的孔径要保证轻骨料混凝土不会被筛除)过筛其中的轻骨料混凝土筛除水泥砂浆,称量其筛除的水泥砂浆重量MW1,精确至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