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架结构吊装及屋面围护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5145.0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勤;陈志阔;徐佩华;龚耀瑜;顾君裕;周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1/342;E04G21/14;E04D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玉敏;雷绍宁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架 结构 吊装 屋面 围护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架结构吊装及屋面围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网架结构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结构形式,既可用于体育馆、俱乐部、展览馆、影剧院、车站候车大厅等公共建筑,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仓库、飞机库、厂房等工业建筑中。
网架结构是由诸多杆件按一定规律组成的高次超静定空间结构。它改变了一般平面桁架的受力体系,能够承受来自各方向的荷载。由于杆件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而且能够承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使在个别杆件受到损伤的情况下,也能自动调节杆件内力,保持结构的安全。网架结构其杆件规格统一,适宜工厂化生产,为提高工程进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证。
随着建筑节能和对建筑产品美观性要求的提高,节能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架结构由于具有重量轻,承载能力强,可满足大跨度的需要,且外形美观,空间结构各异,使得网架在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网架的发展进程中,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主要有螺栓球类网架和焊接球类网架,其中螺栓球类网架适用于结构复杂、空间形状变化多样的结构,需要进行现场高空散装,生产加工及安装周期较长,而焊接网架比较适用于结构简单,尤其是平面四角锥网架的结构形式,具有经济、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等特点。
目前大跨度网架的钢结构厂房施工中,一般先进行网架的地面拼装及吊装施工,在地面拼装阶段不进行屋面围护系统的檩条及压型钢板安装。吊装完成后,钢结构厂房内地坪及设备安装与屋面围护系统将形成交叉作业,必须较多安全防护设施,且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网架结构拼装需要、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的网架结构拼装胎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架结构吊装及屋面围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常规施工流程进行钢结构网架、桁架的地面整体拼装施工;
(2)屋面围护主、次檩安装;
(3)屋面底层压型钢板铺设,预留通风口及边跨处底板不铺设;
(4)钢结构网架、桁架整体提升并安装固定;
(5)铺设通风口处以及边跨处屋面底层压型钢板。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打破原有的施工流程,提前进行屋面围护系统的设计,在深化设计,网架地面全部整体拼装到位并焊接完成后,先进行围护系统的檩条及底层屋面压型钢板的铺设。利用屋面采光带设置通风口,减少在整体提升过程中,风压对整个钢结构网架的受力影响。此外通过预留周边屋面底板及次檩最后安装,仅安装主檩,防止钢结构结构变形对屋面底板造成影响。
钢结构原有施工流程优化后,仅需要在屋面采光带底及四周未铺设屋面底板的边跨区域下设置安全隔离网及防护栏杆、生命线,与原有施工流程需要在钢结构下满铺安全网及防护栏杆、生命线相比,大大节约了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量。且由于屋面底板已安装完成,整体提升完成后,可同时进行屋面顶板及室内地坪、设备安装施工,不会出现任何上下交叉作业施工情况,避免在钢结构网架提升完成后出现交叉作业施工,也减少安全网、生命线等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大大加快了室内地坪及设备安装调试的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以下以某国际机场大修机库工程机库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施工方法,机库大厅屋面为双层压型钢板屋面,内填100厚玻璃保温棉保温层,并设置有5条采光带。
采用本发明网架结构吊装及屋面围护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常规施工流程进行钢结构网架、桁架的地面整体拼装施工;所有杆件、球体焊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检查验收。
(2)验收完成后,屋面围护主、次檩安装,同时屋面底板在工厂进行轧制,进行次檩安装时,预留出屋面周边的次檩不进行安装;由于网架、桁架存在高度250mm预起拱,注意在主、次檩条加工时,需考虑该部分预起拱值,避免造成现场无法安装情况。
(3)屋面底层压型钢板铺设:
由于整体提升过程中风压对钢结构结构受力及结构变形影响较大,故考虑屋面底板铺设时采光带先不铺设,利用5条屋面采光带作为通风口,以减少风压对钢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铺设屋面底层压型钢板时从屋面中间向两侧铺设,并使用铆钉将板与板之间进行临时固定,待整体提升完成后再固定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