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风式空压机的气水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5110.7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荣;陈鹏高;陈奕良;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B04C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式 空压机 水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式空压机的气水分离器,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式空压机中的气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是含有大量水蒸气的饱和压缩空气,目前压缩机行业中使用的气水分离器存在压力损耗大,分离效率低,特别是不能有效分离掉压缩机空气中的铁屑等杂质,并严重影响管路下游的后处理设备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旋风式空压机的气水分离器,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上方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阀盖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阀体内的旋风筒采用倒喇叭口形状,旋风筒通过螺纹旋装在阀盖中部;旋风叶轮由八个与水平方向成45°的叶片组成,其中间是中空的内螺纹,旋风叶轮通过内螺纹安装在旋风筒8中上部的外螺纹上;阀盖内面对进口的位置设置撞击板,撞击板铸造在阀盖上,在撞击板与阀盖间形成气流通道;排水导杆通过螺纹旋装在阀体下部,浮球和压缩弹簧套在排水导杆上,浮球和排水导杆通过O型圈密封;在阀体的最下方装有手动泄放球阀;阀体的下面正中央配有排污接口,接口连接一排水导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作过程中压力损耗小,分离效率高(可达99.9%),能有效分离掉压缩机空气中的油、水份和杂质,提高管路下游的后处理设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发明包括:上方分别设有进气口A和排气口B,阀盖1与阀体4通过螺栓2连接;阀体4内的旋风筒8采用倒喇叭口形状,旋风筒8通过螺纹旋装在阀盖1中部;旋风叶轮7由八个与水平方向成45°的叶片组成,其中间是中空的内螺纹,旋风叶轮7通过内螺纹安装在旋风筒8中上部的外螺纹上;阀盖1内面对进口的位置设置撞击板3,撞击板3铸造在阀盖1上,在撞击板3与阀盖1间形成气流通道;排水导杆11通过螺纹旋装在阀体4下部,浮球9和压缩弹簧10套在排水导杆11上,浮球9和排水导杆11通过O型圈12密封;保证内部的气水不会泄漏,当浮球9周围的水位达到一定位置,水的浮力托起浮球9,分离后的水和杂质会通过排水导杆11而排放出去;在阀体4的最下方装有手动泄放球阀5;供用户调试用或手动排污用,阀体4的下面正中央配有排污接口13,接口连接一排水导管14;将污水和杂质排放到指定的容器或区域中;
在阀盖1上还设置一个备用接口6。
本发明所有结构零件均采用防腐耐压材料,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耐用、分离能力强、排水可靠性高、无泄漏、体积小、成本低及无须保养等特点。
本发明应用于压缩机及压缩空气管路的后处理系统中,常安置在压缩机供气管后端或后冷却器的前面。该气水分离器能将压缩空气中的油、水份和杂质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是压缩空气后处理设备的重要机构。
本发明采用六级分离法-碰撞凝聚、变向、旋风离心、重力、降速、二次碰撞等原理,具有把混杂在压缩空气中的水分离成液态,具有将油、水份和杂质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并通过自身的排放系统自动排放且确保气体无泄露的功效,有效地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液态水雾和杂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压力损失,自动排污,是压缩空气高效过滤器及冷冻式、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必不可少的预处理装置元件。
如图1所示:压缩空气流程如下:进气口→撞击板3→旋风叶轮7→旋风筒8→出气口;
压缩空气中分离水流程如下:进气口→撞击板3→旋风叶轮7→旋风筒8→阀体(内壁)4→浮球9→排水导管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含有大量油、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压缩空气进入气水分离器后,压缩气体首先撞击在阀盖1内撞击板3上,气体中的水分大部分凝聚成大颗水粒,然后快速流向旋风叶轮7,旋风叶轮7由八个与水平方向成45°的叶片组成,旋风叶轮7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向,保证压缩空气围绕着旋风筒8边旋转边沉降,经过旋风分离,使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颗粒变粗,并逐渐增大变成液滴,在旋流中气体由于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等因素逼使水颗粒附着阀体4内壁流下。另外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密度较大,也由于旋风离心力的作用,贴着阀体4的内壁,随着分离后的水流被冲洗到阀体4下面,和分离后的水形成污水,一起沉降到气水分离器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