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刻蚀硅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3598.X | 申请日: | 200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崔在雄;安东炫;李柯奋;吴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12 | 分类号: | C23F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华东路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刻蚀 反应 离子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刻蚀硅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采用的刻蚀气体包括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所述第一气体为含氟元素的气体,所述第二气体为用于与硅反应形成钝化层的气体,其特征在于,刻蚀过程结束时,先停止通入第一气体再停止通入第二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刻蚀过程开始时,先通入第二气体再通入第一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包括SF6、CF4、CHF4、NF3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为CO2、CO、O2、N2之一或者CO2、CO、O2、N2任意组合的混合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为CO2、CO、或者CO2与CO的混合气体时,所述与硅反应形成的钝化层为硅氧化合物或者碳硅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为O2时,所述与硅反应形成的钝化层为硅氧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为N2时,所述与硅反应形成的钝化层为硅氧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刻蚀过程结束时,在第三时刻停止通入第一气体,在第四时刻停止通入第二气体,第三时刻和第四时刻的时间差大于等于F等离子与第二气体产生的等离子的寿命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时刻和第四时刻的时间差的范围为2-1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逐渐减少气体流量的方式,停止通入所述第二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刻蚀过程开始时,在第一时刻通入第二气体,在第二时刻通入第一气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的范围为2-10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的气体流量参数范围为100sccm-650sccm,所述第二气体的气体流量参数范围为200sccm-750sccm。
1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流量比为1∶1.2。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气体还包括Ar。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气压范围为350毫托到600毫托,射频功率为1000瓦,射频频率为60兆赫兹。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离子刻蚀方法用于刻蚀硅形成深硅通孔,所述深硅通孔的刻蚀采用定态深硅刻蚀工艺。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流量控制通过大流量控制器实现。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刻蚀方法包括多个刻蚀过程,直到达到刻蚀所需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5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面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