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1074.7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巍;杨秀梅;熊勇;朱磊;贾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16/12 | 分类号: | H04W16/12;H04W16/14;H04W1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时 基站 协作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预先设置一包含若干个基站的不同时隙类型通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在各不同时隙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一基站的通信区域分为中心区和若干个边缘扇区,每一基站各自的中心区和各边缘扇区分别具有不同的通信频带,而不同基站的相邻边缘扇区在不同时隙类型具有相同频带者组合成不同的协作小区;
步骤B、多基站通信系统中的每一基站按照所设置的不同时隙类型通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为各自的中心区和各边缘扇区分配相应的通信频带,以在不同时隙形成不同的协作小区,使处于协作小区的用户端能获得多基站协作通信服务,同时在每一基站所对应的通信区域内设置一与所在通信区域内的基站相连接、具有所述不同时隙类型通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且用于为待进行多基站协作通信的用户端选择通信时隙的协作时隙类型选择装置、和分别用于为在不同时隙类型形成的协作小区提供协作服务且与所提供服务的协作小区所关联的各基站相连接的若干台中央协作器;
步骤C、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以单基站通信方式与相应的接入基站建立通信链接,以获得接入基站的信息、接入扇区的包含信号强度的信道状态信息,其再根据所述接入扇区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需要多基站协作通信服务,若是,则其进一步接收所能接收到的所有基站发送的包含信号强度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从中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强的M个,并将请求进行协作通信的请求信号连同所述M个最强信号各自的边缘扇区编号、及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基站所对应的协作时隙类型选择装置;
步骤D、所述协作时隙类型选择装置根据所述不同时隙类型通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和所述M个信道状态信息及其对应的边缘扇区编号,在各不同时隙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分别选择一个协作小区,再计算所选择出的各协作小区的信噪比,进而选择信噪比最大者所对应的协作小区作为为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最佳协作小区;
步骤E、所述协作时隙类型选择装置将所述最佳协作小区、及所述最佳协作小区所处的通信时隙类型信息传送给所述接入基站,所述接入基站将所述最佳协作小区、及所述最佳协作小区所处的通信时隙类型信息、及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信息发送至为所述最佳协作小区提供服务的中央协作器;
步骤F、所述中央协作器根据所述接入基站在所述最佳协作小区所处的通信时隙类型分配给所述最佳协作小区的通信频带,协作调度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并将调度结果告知与其相连的各基站,各基站协作调度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当所述接入扇区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信号强度小于βdBm时需要多基站协作通信服务,其中,β值根据网络的负载能力、所配备的中央协作器的处理能力及用户端所需的服务质量要求来预先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M值根据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的处理能力、反馈链路的负载能力来预先设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各不同时隙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分别选择一个协作小区的方法为:选择所述接入扇区在各不同时隙类型所属的协作小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各不同时隙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分别选择一个协作小区方法为:选择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在各不同时隙类型接收到的最强导频信号所对应的扇区所在的协作小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各不同时隙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分别选择一个协作小区的方法为:选择所述接入基站各边缘扇区在不同时隙类型所在的各协作小区在通信时的信噪比中最大者所对应的各协作小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各不同时隙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分别选择一个协作小区的方法为:从所述M个最强信号所对应的边缘扇区在各不同时隙类型所形成的所有协作小区分别选择在通信时的信噪比中最大者所对应的各协作小区。
8.如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类型包括时隙类型一及时隙类型二。
9.如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y、z为一协作小区中各边缘扇区的编号,Ω为对所述协作小区(x,y,z)有同频干扰的边缘扇区的编号的合集,N0为高斯加性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Δf为子载波间隔,j为扇区编号,Gj为编号为j的边缘扇区到所述待进行通信的用户端的信道增益,P为每一基站的发送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0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