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及双模单待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965.0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8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关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48/16;H04W8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g 模式 重选 切换 方法 双模 终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模式重选/切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2G向3G模式重选/ 切换的方法以及应用这种方法的双模单待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2G与3G的平滑过渡,同时支持3G和2G标准的双模手机是一个必 然的选择。这里主要以TD-SCDMA/GSM/GPRS双模终端为例进行描述。
现有的TD-SCDMA/GSM/GPRS双模终端,采取在GSM/GPRS模的接入层模块增加 一个定时器T1,同时增加一个存储器用来存放TD小区的门限值Pt。如果系统消息 中不含有TD小区的信息,那么GSM模将开启一个定时器T1,只有当定时器超时的 时候,终端才开始全频段搜索TD小区;如果有TD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门限 值Pt,那么启动小区重选择过程,如果TD小区重选成功,那么将门限值存储器中 的Pt值减少一个单位,但最低不低于Ptmin,如果TD小区重选不成功,那么将门 限值存储器中的Pt值增加一个单位,但是最高不高于Ptmax。
现有方法存在的缺点有:
(1)启动TD测试的定时器T1是固定的,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T1如果 选择比较短,那么一旦超时每次就要进行全频段搜索,比较耗电;如果T1设置比 较长,那么在当前GSM信号已经比较差的情况下,并没有及时的启动测量,重选不 太及时。另外一个就是固定的设置不够灵活。
(2)就是在全频段搜索3G信号时,用户发起的业务会失败,直到等到本次 搜索结束,用户体验不好。
(3)对TD小区的信号强度,所有频点使用统一的门限,并根据重选结果来 调整统一门限,实际上这个门限的限定是相对比较粗糙的。因为即使当前这次重选 成功,也仅代表这个频点(更确切的说是当前这个小区)重选成功,其它的频点是 不一定能成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 使得运行模式为自动模式的双模单待终端或者是仅仅支持手动模式切换的双模单 待终端,工作在2G模式并且未配置3G邻区的情况也可以有效的重选/切换到3G 模式下,并且尽可能地减少终端的耗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双模单待 终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包 括:
(1)双模单待终端工作在2G模式且未配置3G邻区,在满足设置条件的情 况下触发对3G信号的搜索;
(2)进行对3G邻区的搜索过程,一旦测量到某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大于对应 频点的切换门限时,暂时停止搜索,开始预先读取该频点的3G邻区的系统消息, 判断该3G邻区是否满足驻留以及注册的条件,其中每一频点各自对应一个切换门 限;
(3)如果满足条件,则进行2G模式向3G模式的重选/切换,如果不满足条 件,则继续对后续频点进行测量,根据重选/切换的成功与否调整该频点对应的切 换门限。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在当前服务小 区的信号强度低于2G信号强度门限以及连续两次启动对3G信号搜索的时间间隔 到达设定的重选间隔时触发对3G信号的搜索。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2G信号强度门 限是系统设定的。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2G信号强度门 限是用户设置的。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如果重选/切换 成功,则减少该频点对应的切换门限一个单位;如果重选/切换不成功,则增加该 频点对应的切换门限一个单位,每一频点的门限控制在一个预设的范围内。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对频点信号强度 的测量必须持续预设的时间段。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对频点信号强度 的测量采用间隔一定的时间进行两次测量的方式。
上述的2G向3G模式重选/切换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重选间隔是动 态调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料印刷式管芯焊接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