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便携式可视负压调节吸引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372.4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翁瑞;李青峰;郑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便携式 可视 调节 吸引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便携的,可以实时显示并调节负压值的负压吸引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负压吸引治疗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它包括各种手术术后液体引流以及负压创面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上,通常采用墙壁负压吸引或小型负压泵吸引系统进行负压吸引治疗:医院中心负压管道或者小型电机负压泵产生持续负压吸力,通过气压计分流并显示负压大小,调节到治疗压力后与负压收集袋或收集瓶连接;收集袋或收集瓶的另一端与负压引流部位相接,并吸纳引流液体。此类方法产生的负压稳定,大小可以调节。
此外,便携负压装置也较为常用,其负压来自于机械牵张所产生的负压。具体形式主要有弹簧式负压吸引器和注射器改装的负压装置。前者通过弹簧压缩后反弹力牵张手风琴样塑料罐产生负压;后者通过针栓机械拉出后针管内产生负压。此类方法装置体积较小,患者可以随身携带,更为人性化。
但是,墙壁负压吸引或小型负压泵吸引系统由于需要与中心管道和电源连接,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空间,只有住院病人可以接受该种治疗。此外,该负压吸引系统造价高(小型负压泵要万元左右,负压计百元),治疗环境和条件也要求较高(需要在病房内进行),这使得大量门诊患者不能获得这种负压治疗。
机械负压装置虽然轻巧便携,价格低廉。但是其提供的负压不稳定,更不能显示负压水平,可控性差。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负压过大的问题,造成吸引口吸力过大损伤周围组织;或负压过小甚至负压消失的问题,造成引流失败,引发血肿,血清肿甚至感染等并发症。上述问题限制了便携式负压吸引进一步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巧便携,成本低廉,可以实时显示并调节负压吸引收集系统。它具有提高临床负压引流治疗质量和操控性,减少引流不良引起并发症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便携式可视负压调节吸引系统,包括压力调节、维持和收集装置,压力显示装置和连接及开关装置三部分;压力调节、维持和收集装置由针管、针栓组成;压力显示装置由滴管瓶,注射管组成;连接及开关装置由连接管、流量调节器和引流管组成,其特征是:一连接管连通压力调节、维持、收集装置与压力显示装置,另一连接管连通压力显示装置与引流管。
上述压力调节、维持和收集装置,所述的针管,在手柄处设有可活动卡片;
上述压力调节、维持和收集装置,所述的针栓柄上设有若干个卡口;
上述压力调节、维持和收集装置,所述的针管上标有若干刻度值;
上述的压力显示装置,所述的滴管瓶与注射管通过三通连接;
上述的压力显示装置,所述的注射管口套有乳胶气囊;
上述的压力显示装置,所述的注射管口,通过装有空气滤膜的硅胶帽固定;
上述的压力显示装置,所述的注射管上标有负压值刻度;
上述连接及开关装置,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
本发明一次性便携式可视负压调节吸引收集系统的积极效果是:
(1)能够实时显示并调节负压值,可控性强。
(2)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通电,患者可以随身携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通用性。
(3)制作材料基本为塑料橡胶,不仅卫生,更具有经济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次性便携式可视负压调节吸引收集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针管和针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负压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A)为无负压存在时的剖视图,
图中(B)为有负压存在时的剖视图。
图中的编号分别为:
1、针栓柄, 2、卡片, 3、针栓,
4、针管, 5、连接管, 6、流量调节器,
7、硅胶帽, 8、乳胶气囊,9、气压刻度,
10、注射管,11、滴管瓶, 12、引流管,
1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次性便携式可视负压调节吸引收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球挥拍动作示教与学习平台
- 下一篇:用于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推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