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0235.0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10;B21D11/1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马家骏 |
地址: | 2017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汽车 强梁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已不像过去的遥不可及,现在家庭拥有汽车的情况已是非常普遍,因此市场上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大,从而导致汽车生产厂家的工作量加大。如何能将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实现自动化就成了当下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现在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汽车横梁的加工方法一般是,由人工将金属材料先切割成一定长度,再滚压成型、再进行焊接。工序较为复杂,并且因为过程中都需要人工的介入,所以会导致生产速度慢,精准度差,生产成本高等缺点。而这其中,将平面的金属原材料加工成成型的汽车加强梁需要人工手工来进行加工,不仅需要的时间很多,工人们操作起来很费劲,而且每次加工出来的汽车加强梁都会因为手工操作的原因而导致规格上有偏差。这样无形中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生产质量。
所以现在汽车加强梁加工过程中需要一种设备,使得加工汽车加强梁成型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速度和精准度,减少了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在加工汽车加强梁的过程中出现的需要人工的介入,所以会导致生产速度慢,精准度差,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使得加工汽车加强梁成型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速度和精准度,减少了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压系统和成型系统,滚压系统设置与成型系统的上方,滚压系统凸出的部分与成型系统的凹孔之间留有缝隙。
上述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系统包括二十一个滚轮,从第一个到第二十一个滚轮的外橼面的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变窄,后逐渐变宽。
上述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包括二十一个设有凹孔的底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加工焊接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速度和精准度,减少了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2为第二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三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4为第四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5为第五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6为第六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七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8为第八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9为第九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0为第十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1为第十一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2为第十二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3为第十三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4为第十四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5为第十五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6为第十六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7为第十七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8为第十八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19为第十九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20为第二十个滚轮的示意图。
图21为第二十一个滚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加强梁的滚压成型系统,滚压系统1和成型系统2,滚压系统1设置与成型系统2的上方,滚压系统1凸出的部分与成型系统2的凹孔之间留有缝隙。
滚压系统1包括二十一个滚轮11,第一个到第二十一个滚轮11的外橼面的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变窄,后逐渐变宽。
成型系统2包括二十一个设有凹孔的底座22。
工作的时候,传送带传送金属原材料依次通过二十一组滚压成型系统,金属原材料在滚压系统1和成型系统2的互相配合挤压下成型,直到挤压成最后的成品,实现了完全自动化,一步到位的流水线工作。
图1中,传送带传送金属原材料进入滚轮11和底座22之间的缝隙,此时滚轮11与底座22之间的缝隙是一条直线,目的在于将通过此缝隙的金属原材料压直,已便更好的进行下面的加工。
图2中,滚轮11和底座22之间形成的缝隙稍微有点弧度,将进过此道工序的金属原材料加工成具有同样的弧度。
图3中,滚轮11和底座22之间形成的缝隙进一步将通过缝隙的金属原材料压弯。
图4中,滚轮11和底座22之间形成的缝隙将金属原材料的左端压折出有一定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食用油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用户界面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