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还原废水中六价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8910.6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品晶;吴骏;邵立明;章骅;姚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0 | 分类号: | C02F1/70;C02F1/62;C02F11/12;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还原 水中 六价铬 方法 | ||
技术领域
污泥还原废水中六价铬的方法,涉及一种将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的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中重金属的减毒技术。
背景技术
铬及其化合物作为电镀、采矿、冶炼、制革等支柱产业的基础原料被广泛地使用,随着各行业的持续发展,其排放的含铬污染物进入环境,对生态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水环境体系中,三价铬和六价铬是主要的存在形式,与三价铬相比,六价铬易溶于水,迁移性大、氧化性强、且毒性高。因此,六价铬废水的解毒与处理成为环境工作者关心的焦点问题。
鉴于铬的毒性与其价态的密切关系,通常做法是采用各种手段将高毒的六价铬转化为低毒的三价铬,即采用六价铬的还原技术实现废水的减毒,然后采用各种分离方法将三价铬从水环境中去除,其中六价铬的还原为该方法的关键步骤。
六价铬还原技术包括物化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还原法技术较为成熟,应用广泛。化学还原法通常选取一种或多种化学还原剂,如硫化物、亚硫酸盐、金属铁等,与六价铬废水反应,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其主要缺点在于投加还原剂量大而导致的高成本及二次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剩余污泥、餐厨废弃物、农林畜废弃物、食品水产废弃物在内的各种有机生物质废弃物大量产生,其处理处置也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以生物质废弃物为还原剂的六价铬废水控制技术,对水环境的污染修复,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促进工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常规化学还原剂的高成本及二次污染问题,提出采用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作为生物质还原剂,利用污泥中有机物的还原能力对废水中六价铬进行还原,实现高效、廉价、绿色地控制水环境中六价铬污染。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对污水厂脱水污泥特性的研究发现,脱水污泥是一种典型的富含大量有机物的生物质废弃物,主要由蛋白质、腐殖酸、多糖、脂类等组成。同时,污泥又是一种表面具有丰富基团的多孔介质。鉴于有机物的还原能力与表面基团的接触和吸附能力,我们认为脱水污泥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质还原剂。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从脱水污泥到生物质还原剂,其处理过程中关键在于获得巨大的反应比表面积,以确保有机物与废水中六价铬的充分接触,有机物为六价铬的还原提供大量的电子供体。然而,污泥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主要包括Ca2+、Mg2+、Fe3+、Na+等。在反应过程中一些金属离子被氢离子置换至液相而使液相pH上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还原反应的进行。因此,本发明采用盐酸或硫酸对污泥进行质子化预处理,为后续还原反应提供稳定的pH环境。还原反应过程中pH的控制极为关键,不但影响还原反应的速率,同时也影响到三价铬在固、液相中的分布,应当严格控制。具体技术方案是:
A.生物质还原剂的制备,将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于45~60℃下烘干至恒重,磨碎后过0.45mm筛,筛下物为生物质还原剂;
B.生物质还原剂质子化预处理,将A步制备的还原剂与摩尔浓度为0.1mol/L的盐酸或硫酸溶液加入搅拌反应器,控制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酸溶液的加入量为1kg还原剂加入10~100L酸溶液,室温下反应2~12h,然后,自然沉降1~2h,排出液体贮存,加入适量盐酸或硫酸后,可再用于生物质还原剂质子化预处理或还原反应调pH;
C.还原反应,控制还原剂与加入废水比例为1kg还原剂:50~500L,将六价铬废水加入上述反应器,随后将反应器密闭,用0.1mol/L的盐酸或硫酸溶液调pH至0.5~1.2,控制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室温下反应0.5~12h,废水中六价铬被还原成三价铬,且三价铬主要存在于液相中,还原剂表面基本不吸附三价铬,反应后采用卧式转筒离心机,分离因子为1000~2000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为已减毒废水,固体为废还原剂;
D.后续处理处置,含三价铬的已减毒废水采用常规化学沉淀法除铬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废还原剂可作为普通废物进行处理处置。
所述的污泥为污水或废水处理领域各种生物处理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其有机质含量大于50%。
所述的六价铬废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电镀、采矿、冶炼、制革、金属加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六价铬的工业废水;另一类是受到六价铬污染的原水,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其中六价铬浓度上限为5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代二氯嘧啶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钛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