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浆泵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2960.3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廖一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05 | 分类号: | F04B9/105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熙 |
地址: | 410011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浆泵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浆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浆泵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排浆泵送方面,传统的容积泵送装置分为卧、立式两种。
卧式容积泵送装置参见图1,因机械传动的动力端的体积、重量等条 件限制,通常是采用卧式泵浆结构,由曲轴(柄)连杆机构5的驱动装置, 经导向十字节6驱动卧式泥浆泵中与矿浆、泥浆直接接触的金属柱塞或橡 胶活塞7做往复运动。由于被泵送的介质往往具有较强的磨砺性,比重较 大,易于在泵送腔内沉降,形成上轻下浊的分布,对柱塞及密封件、活塞 等形成偏磨,产生较大的侧向应力;同时对于大柱塞、长冲程的设备,卧 式安装的柱塞、活塞本身就有较大的自重,往复运动时的同轴度、直线度 难以保证,在快速、高频次的往复运动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偏磨,大大损 害运动副的配合使其失效,使密封件、活塞、柱塞的寿命缩短,影响设备 的运转率,增加设备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增大了设备维护的工作量。该设 备对料浆的适应性差,特别对于高磨砺性的渣浆几乎无法适应。随着高泵 压、大冲程、大流量的要求提出,传统的卧式泵送设备已难以适应生产的 要求。
立式容积泵送装置参见图2,该装置通常是采用成对布置,由双立式 液压油缸2驱动双立式排浆泵的柱塞或活塞7,两只立式油缸2的缸腔用 油管3相互联接,当一只油缸向下运动时,另一只油缸则向上运动,从而 推动两柱塞一个泵浆,一个吸浆,形成单作用的容积式泵浆动作。驱动双 立式油缸往返双作用运动的动力装置是由液压油泵9从油箱10泵油,经电 液换向阀8来完成的。该装置的缺陷:一是两油缸以互成90°的关系运行, 输出介质有流量死(断)点,波动较大;二是电液换向阀8长期连续的换 向频次不能高,一般控制在30次/分以下,即每一柱塞的单向冲次每分钟 不宜超过15次,理想状态在10次以下,否则电液换向阀成易损件,系统 可靠性大幅降低,同时电液换向阀的通径有限,市场上定型产品最大为 DN32mm通径,当液压系统需要大流量、高冲次时,该装置面临难以逾越的 硬件瓶颈。而液压油泵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市场上的液压油泵排量通常最 大为260ml/转,当系统需要大流量时,将是多泵并联供油,则系统的效率 明显降低,且不能适应高频次换向,否则高频次换向时产生的液压冲击将 导致液压泵的快速损坏。
由此可见,受液压元件条件限制,传统的立式容积泵送装置通常在小 流量、小压头的工况条件下应用,对高泵压、大流量的工况,即无经济性、 也无可靠性,难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料浆及工况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易 于维护、检修、提高泵送设备运转率、有大泵送能力、高效率的排浆泵送 方法及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排浆泵送方法是:驱动机构通过卧式液压油缸传递动力至立 式液压油缸,再由立式液压油缸驱动立式排浆泵。
本发明的排浆泵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立式排浆泵,在驱动机构和 立式排浆泵之间设有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由卧 式液压油缸和立式液压油缸组成的液压油缸组,其中动力传递机构中的卧 式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机构连接,立式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立式排浆 泵连接;所述卧式液压油缸的有杆腔、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与立式液压油 缸的有杆腔、无杆腔连通,在连接卧式液压油缸和立式液压油缸的有杆腔 和无杆腔的油管之间设有液压补排油装置。
所述驱动机构为与动力相连的曲轴(柄)连杆机构,曲轴(柄)连杆 机构的连杆通过导向十字节与卧式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曲轴(柄)连 杆的数量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液压油缸组数相同。
工作原理:
曲轴(柄)连杆机构通过传动系统由电机或柴油机等动力驱动,将动 力的旋转运动经曲轴(柄)转变为机构连杆的往复运动,从而推动卧式油 缸的活塞往复运动,卧式液压油缸通过油管将动力传递给立式液压油缸, 由立式液压油缸驱动立式排浆泵的柱塞(或活塞)做上下运动。液压补排 油装置用于调节和平衡有杆腔油管和无杆腔油管之间的压力,保证装置的 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隔膜泵
- 下一篇:公路铁路行驶压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