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灭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645.0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利;张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利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大盛 |
地址: | 415113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灭害虫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适合在水稻田、小麦田、玉米田或果树林的农田灭蛾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农田里种植的各种庄稼上,经常发生害虫侵食,损坏庄稼,甚至造成严重减产,对于这些害虫子农民目前采用的灭虫方法大多为用农药喷杀,而且要喷杀2-3次,这种灭虫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还因农药的残留物或多或少的留在喷撒过的庄稼内,造成所产粮食、蔬菜、水果的农药含量超标,容易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影响其销售,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以往也有用灯光灭蛾的方法,它是在灯光诱导下加有高压电网,或用水盆使落入盆中的蛾溺水而死,这种装置的杀虫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农/林民进行农药灭虫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用农药的简易农田灭蛾装置,用以杀灭害虫的飞蛾,避免飞蛾交配后产卵,减少下一年害虫的幼虫,以达无公害杀虫的目的。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杀飞蛾是灭害虫的有效方法。
根据害虫的生长规律:飞蛾交配后在庄稼叶上产卵,几天后卵就变成幼虫,吃庄稼长大变成蛹,几天后又变成飞蛾,一年之中至少繁殖1代,有的繁殖多代。而飞蛾交配前要在夜晚时到处飞舞,寻找配偶,雄性飞蛾交配后就能死去,雌性飞蛾产卵后才会死去,利用飞蛾飞舞的向光性,设计出本灭蛾装置。所述灭蛾装置,由灯体、白炽灯、吸风机、电源开关和装蛾袋组成,它的特点是:①灯体为带弯头的筒形管道,在灯体上端的敞口弯头内吊装有白炽灯,该白炽灯的后部设有吸风机,使管筒口处的气流流向管体的下端,在管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装虫袋。②在灯体顶部的体壁上设有挂勾和定时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的输入端经导线连接有交流220伏的电插头,开关的输出端并接有白炽节能灯和吸风机。③所述白炽灯为5-25瓦的节能灯或40-60瓦的普通白炽灯。④所述装虫袋为能透气的塑料或布袋。
本发明与现有的杀虫剂或杀虫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①由于以往的灯光灭蛾,飞蛾必须接触到灯泡或高压电网才能起到杀虫作用,本发明只要飞蛾飞到管口就会自动吸入装蛾袋内,因此杀蛾效果好,效率高。据试用,在水稻田飞蛾高峰期的傍晚,用15VA的节能灯,200-300VA的电风扇,3小时就吸入装虫袋飞蛾2-3kg,且一个这样灭蛾装置可杀灭5-8亩水稻田范围内的飞蛾;②灭蛾成本低:据试验,飞蛾一般在每天天黑2-3小时内是活动高峰期,其间它会到处飞舞,深夜里活动减少,因此每天只需加电3小时左右,约用1度电,合人民币0.8元,平均每亩成本0.1-0.15元,比买农药要便宜得多;③灭蛾过程中,不产生新的污染,对人体和农作物也不产生毒副作用,更没有农药的残留物,使农产品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④被吸进装蛾袋的飞蛾,大部分是活的。可以用来当饲料。如喂鸡、喂鸭,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灯体,2挂勾,3电源插头,4定时开关,5白炽灯,6电风扇,7连接件,8装蛾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参照附图,在带弯头的圆筒型灯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吊挂灯体的挂勾2和定时电源开关4,在灯体弯头的敞口筒体内,设有白炽灯5,该白炽灯为5-25瓦的节能灯或40-60瓦的普通照明灯;在白炽灯后的筒体内设有200-300瓦的电风扇6,该电风扇可为轴流式电风扇或排风扇,使装有灯管的灯体筒口处的气流流向筒内,用以吸进飞蛾;电源开关4的输入端经导线连接有交流220伏的电源插头3,电源开关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并联连接在白炽灯5和电风扇6的电源端上;在灯体1的下端,通过如绳索或螺钉的连接件7固定有透气的塑料、布料或竹篓的装蛾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利,未经江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螨酯与抗生素类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
- 下一篇:创建杂交水稻两用保持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