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锅限压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1756.X | 申请日: | 2009-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广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限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锅限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锅限压阀用于压力锅控制锅内的压力,使压力不外泄起到一个使食物能够快速熟透的作用,等到了食物熟透时,通过打开限压阀的方式使压力锅中的压力排出锅外,国家公布了一个发明名称为压力锅限压阀的改进结构,申请号为:03247947.6,其结构是:包括阀体,置于阀体通孔底部的卡簧、插套于阀体通孔底部的阀芯,塞住阀芯通孔的顶针、限压阀座及防堵座组成,阀体置于一提手的空腔内,该提手的空腔内紧接顶针的一端,顶针的另一端伸入阀体通孔并塞入阀芯通孔的上端,提手插套于限压阀座,其插入限压阀座部份的下端开有呈级差排列的若干个高缺口和低缺口,限压阀座内设有与所述高缺口和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不够环保;2、材料较多;3、其制作成本较高,不够实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材料成本低、环保,结构简单、耐用、廉价的压力锅限压阀。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压力锅限压阀,包括重锤和安装于重锤中的顶针,所述的重锤由外壳和内壳组成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配置的配重物。
所述的外壳为中空的圆筒状,外壳的顶部设有透气孔,圆筒的内壁下端设有扣槽。
所述的内壳呈圆筒状,顶针固定于内壳顶部的中央,顶部设有透气孔,圆筒的底部向外延伸成一过渡面,所述向外延伸的过渡面再向上延伸成一短壁,短壁顶部设有离心方向的凸边。
所述的外壳扣槽扣于过度面的外边沿或扣于过度面的凸边上。
所述的配重物为混凝土固化物或陶瓷。
本发明有益效果:它把重锤造成做成中空,内填廉价的陶瓷配重物,达到生产简单、廉价、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重锤,2为顶针,3为外壳,4为内壳,5为配重物,6为透气孔,7为扣槽,8为过渡面,9为短壁,10为凸边。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压力锅限压阀,包括重锤1和安装于重锤1中的顶针2,重锤1由外壳3、内壳4和在外壳3与内壳4之间构成的空腔内设置混凝土固化物或陶瓷等的配重物5组成。顶针2固定于内壳4顶部的中央。
所述的内壳4呈圆筒状,顶部设有透气孔6,圆筒的底部向外延伸成一过渡面8,过渡面8再向上延伸成一短壁9,短壁9的顶部设有离心方向的凸边10。
所述的外壳3为中空的圆筒状,外壳3的顶部设有透气孔6,圆筒的内壁下端设有扣槽7。
外壳3和内壳4所组成的空腔可以是多种实施方式,如图2~5所示:内壳4的向外延伸的过渡面8的外边扣于上述外壳3的扣槽7上。或内壳4短壁9顶部设置的凸边10扣于上述外壳3的扣槽7上。
当然,外壳3的扣槽7可以是外壳3内壁下端的扣钩构成(见图2和图5),也可以是在内壁下端设一个凹槽构成(见图3和图4)。
外壳3顶部的透气孔6和内壳4顶部的透气孔6相互贯通,构成重锤1整体的透气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广永,未经陈广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