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方形网箱上的方台形抗流网囊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237.1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陶启友;郭根喜;胡昱;古恒光;黄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方形 网箱 方台形抗 流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台形网囊,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使方形网箱在水中受水流冲击时正常工作的网囊。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沿海有网箱约100万个,多数因网箱设施落后,技术科技含量低,材料简陋,抗流能力差,而使得网箱养殖大部分集中在近岸的港湾水域和半封闭型海湾内,导致水交换率低,许多区域的养殖密度超过环境负荷。因此,传统网箱的升级改造及网箱由近岸向外转移成为必然,随着离岸距离的加大,海况也变得较为复杂,较好地解决网箱的网囊抗流性尤为重要。只有有效解决网囊的堆叠和缠绕,保持网囊在水下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因网片叠压造成养殖鱼类的损伤,才能更有利于保护养殖鱼类。
现有的传统方形网箱,相对于深水圆形网箱来说,体积较小,抵御风浪能力较差,但由于其具有易于操作、管理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其也会长期存在。由于传统方形网箱自身结构上的缺陷,一般都是布置在港湾内水域,此类水域的水质较差,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另外,用于方形网箱上的网囊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状,这样在受风浪或水流的冲击力时易导致网囊产生漂移并堆叠,擦伤所养鱼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方形网箱在水中受水流冲击时正常工作的网囊。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用于方形网箱上的方台形抗流网囊,包括网盖、网底、网身及沉子;所述的分别用于构成方台的上、下二平面的网盖和网底均由一块方形网片、固定在该网片边缘的缘纲及固定于该网片网面上的力纲组成;所述的网身包括用于构成方台上四个侧面的四块梯形网片,所述网身上设有纵向侧力纲和横力纲,并且,所述网身的上、下边缘分别设有用于加固的上缘纲和下缘纲;所述网底上设有的缘纲与所述的下缘纲相连,所述网盖上设有的缘纲与所述的上缘纲相连,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网囊。本发明所述的方台形抗流网囊专门用于方形养殖网箱,构成网箱的预应力系统,抗冲击能力强。
本发明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网盖和网底结构相同:具体为设有至少两条呈十字形缝扎固定于所述方形网片网面上的力纲,所述的缘纲缝扎固定于所述方形网片的边缘,且所述力纲的端部与缘纲相固定,即所述的缘纲及力纲呈“田”字形设置。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网身上设有至少8条均匀分布的纵向侧力纲,其中四条纵向侧力纲构成方台的四条侧边,另外四条纵向侧力纲分别位于方台上四个侧面的纵向中线上;所述的网身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力纲,二横力纲位于所述网身的上缘纲和下缘纲之间;所述的纵向侧力纲和横力纲均缝扎固定在所述的网身上。
本发明所述网底上的缘纲与所述下缘纲之间、所述网盖上的缘纲与所述上缘纲之间均为缝扎固定;所述网身上的相邻梯形网片之间也通过缝扎固定。
在所述网身上,位于下方的横力纲与下缘纲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两个横力纲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本发明所述的网身上用于构成方台上四个侧面的梯形网片为等腰梯形,且其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此特定结构的网身与前述的力纲及缘纲一起构成一个有效的预应力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结构简单实用,采用纵横力纲加固,抗冲击能力强;装配容易,操作简便。
(2).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方台形网囊的上大下小的设计构成预应力系统,风浪或水流的冲击力直接施加在网囊的梯形斜面上,上述预应力系统则会抵消一部分冲击力,即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抗流性和抗挠性,不易折叠,养殖容积损失少,网片不易叠压造成鱼类的损伤,更有利于保护养殖鱼类。
(3).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可把海水网箱养殖由内湾推向外海,拓展新的养殖空间,也可极大的扩大养殖规模,在开敞海区,由于水流的作用解决了网箱养殖自身的养殖污染问题,有利于改善近岸海区和港湾的海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的网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方台形抗流网囊的网底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索奈德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紧急呼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