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234.8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焕清;肖自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菇 二次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菇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以废棉渣、中药渣、稻草等材料为主要原料的草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草菇是我国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和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抗癌等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草菇是所有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它从播种到采收仅需10左右,栽培原料比较广泛,废棉渣、棉籽壳、稻草、小麦秆、中药渣、甘蔗渣等很多农作物的下脚料都能利用来栽培草菇。栽培方式有床式栽培、畦式栽培、堆草栽培、框式栽培和袋装栽培等。目前最常用的栽培方式是床式栽培,其通常是采收一潮菇以后,再换料重新栽培。但是鉴于草菇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相对较低,栽培原料未能充分利用的特点,开发草菇二次栽培法已经提上了人们的研究日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
(2):将步骤1的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
(3):将步骤2的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
(4):将步骤3的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
(5):将步骤4的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加温温度为60℃,持续4~6小时;
(6):将步骤5的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以后,加入占培养料量2~6%的栽培菌种后,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艺方法充分利用原料营养,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栽培周期,提高菇房周转率,增加菇农收入,而且减少废料、废水排放,利于环保,并且操作简便,实施效果明显,十分适合草菇种植者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草菇二次栽培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进行床式栽培,采收第一潮草菇;
床式栽培是:首先配制培养料,将培养料铺在培养架上,接着在培养料上盖薄膜,通入高温蒸汽进行二次发酵(加温温度为60℃左右,持续4~6小时),培养料冷却至38~40℃后进行播种,料温在28~38℃培养8~10天可出菇。
(2):采收完草菇后,不清理栽培废料,将步骤1的床式栽培料面的杂菌污染严重的培养料挖出清理;
(3):将步骤2的培养料上洒上一层占培养料1~3%的生石灰,以调节pH值;
(4):将步骤3的生石灰上覆盖一层新鲜培养料,培养料份量为原培养料的三分之一;
(5):将步骤4的培养料上盖上薄膜后进行二次发酵加温,加温温度为60℃,持续4~6小时;
加温方式为:蒸汽加热、煤炉加热、地炉加热。
(6):将步骤5的培养料自然降温至36℃以后进行播种,菌种量为培养料量2~6%,再按常规床式栽培进行管理。
本工艺方法充分利用原料营养,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栽培周期,提高菇房周转率,增加菇农收入,而且减少废料、废水排放,利于环保,并且操作简便,实施效果明显,十分适合草菇种植者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测定衬底以及用于生产该衬底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带有板的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