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一种服务器及移动通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399.1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山;张衡;周佳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H04W8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贤卿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移动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一种服务器端及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在这个高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的数字时代,人们使用的手机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可每次更换手机时都会有一个极其繁琐的事情——把原来手机的联系人、短信的数据导出保存下来,特别是使用PDA智能手机的用户,手机中保存着更多非文件用户数据,如联系人、短信、日程、邮件、备忘录等数据。
现有技术实现将手机中数据导出时,通常是通过写一个手机端数据读取保存应用程序,把应用程序拷贝到手机存储卡中,插入手机后启动程序读取手机数据并保存到手机存储卡中,操作程序繁琐,而且数据只能以特定文件格式保存在手机存储卡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一种服务器及移动通信终端。可实现简便且有效的导出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各种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服务器端通过与移动通信终端建立的虚拟网络连接将所述服务器端的IP发送至所述移动通信终端;
所述服务器端通过远程调用启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根据所述服务端的IP通过所述客户端程序与所述服务器端基于TCP/IP协议建立流式套接字连接;
所述服务器端通过所述流式套接字连接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相应数据。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移动通信终端建立的虚拟网络连接将所述服务器端的IP发送至所述移动通信终端;
远程启动单元,用于通过远程调用启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
获取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器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建立流式套接字连接后通过所述流式套接字连接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相应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套接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服务端的IP通过所述客户端程序与所述服务端基于TCP/IP协议建立流式套接字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服务器端和一个移动通信终端;
所述服务器端用于通过与移动通信终端建立虚拟网络连接将所述服务器端的IP发送至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并通过远程调用启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根据所述服务端的IP通过所述客户端程序与所述服务端基于TCP/IP协议建立流式套接字连接;
所述服务器端还用于通过所述流式套接字连接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相应数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端可通过与移动通信终端建立流式套接字连接从移动通信终端中导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各种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导入系统移动通信终端的代码不经过微软或OEM的代码数字签名在移动通信终端上运行,从而减少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且使得导入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参与,实现了操作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中服务器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中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中服务器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中移动通信终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100,服务器端通过与移动通信终端建立的虚拟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端的IP发送至所述移动通信终端;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通过USB、蓝牙、红外等技术实施虚拟网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