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101.7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章;潘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G02F1/1335;G0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使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机或液晶显示器等电子产品的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产品已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中。但是液晶本身不会发光,需要有光源装置不断提供光线射入液晶显示屏幕,方可实现画面显示。为较好地显示画面,要求光源装置射入液晶显示屏幕的光线具有较高强度,且分布均匀。
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在导光板下方设置一反射片,将光源反射出所述导光板,再在导光板的上方一次设置一扩散片及聚光片,扩散片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先打散,使得光源不会集中的射于某一点,在经聚光片的作用,使得发散的光能够汇聚到导光板的出光面,再从出光面射出。现在技术的这种方法结构比较复杂,生产安装不方便,加工成本比较高。由此可鉴,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均匀、且结构简单的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通过在导光板的底面设置复数个微型结构,及在底面设置一反射层来提高导光板的亮度、均匀度。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有一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一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一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复数个平行分布的微型沟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面上设有一反射层,光线射入时,一部分光经折射从出光面射出,另一部分光则折射到反射层上并经反射层反射后再从出光面射出。
优选的是,所述反射层为不透光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反射层为涂料或油墨。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
光源,用以发出光;
导光板,其置于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包括有一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一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一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复数个平行分布的微型沟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面上设有一反射层,光线射入时,一部分光经折射而向上从出光面射出,另一部分光则折射到反射层上并经反射层反射后再从出光面射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具有以下优点:
在反射面上设置一反射层,使得光在射到所述反射层时,不会有光线损失,能够发生全反射,最大程度的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增加整个背光模组的亮度,减少LED的使用数量。
本发明的反射层材料为涂料或油墨等不够光材料,该些不透光材料价格便宜,且该些不透光材料采用喷涂或印刷的方式设置于反射面上,制造方法简单,无论是材料成本低廉,制造也比较简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结构和制程都比较简单,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方式所揭示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导光板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方式所揭示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背光模组10包括光源100,用以发出光线;及导光板200。所述导光板200为一透明板,其置于所述光源100的一侧,包括有一入光面201、一与所述入光面201相邻的出光面202、及一与所述出光面202相对的一反射面203,所述反射面203上设有设有复数个微型沟槽结构2031,在所述反射面203上更设有一反射层2032,所述反射层2032材质为涂料或油墨。所述光源100为一发光二极管,且设置于靠近导光板200的入光面201的中央位置设置。简单来说,光源100发出的光从导光板200的入光面201进入,在光射到反射面203时,由于反射层2032的不透光性,使得光能够发生全反射,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后从出光面202射出。
所述导光板200采用光学塑料材料制成,其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 Lmethacry Late,PMMA,俗称压克力或有机玻璃),还可为聚碳酸酯(Polgcarbonate,PC)等。
图2为图1所示导光板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见图2。设置在导光面200出光面上202的微型沟槽结构2031的截面V型、半球型或波浪形,本发明优选为V型,该些复数个微型沟槽结构2031平行并排分布即构成了所述反射层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