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签约数据的IMS用户级控制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6410.0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婕;舒续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4 | 分类号: | H04W28/24;H04W48/14;H04W60/00;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贤卿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签约 数据 ims 用户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签约数据的IMS用户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网络主要通过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P-CSCF为用户提供可靠的QoS质量服务,内容包括带宽/吞吐量、时延、抖动、丢包率、可用性等。在IMS网络中QoS信令控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独立于会话控制协议。主要完成媒体资源的授权/更新/撤销、确认承载预留、门控打开/关闭、指示承载释放/故障等功能。
固网接入时,应用层AF,其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P-CSCF(Proxy-CSCF)或接入网资源接纳控制功能服务器A-RACF(Access-Resource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需要从NASS(Network Attachment Subsystem)子系统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QoS Profile数据、最大联系地址数和最大并发会话数,然后才能据此进行QoS控制,以及控制注册的用户数和并发会话数。
比如,现有技术中当IMS网络中没有部署NASS子系统时,通过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P-CSCF控制实现网络QoS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2表示为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P-CSCF收到用户的会话请求后,从会话请求的SDP offer中得到用户名、用户IP和媒体信息等,然后转发会话请求给网络其它设备;
步骤3-4表示为当P-CSCF收到网络其它设备返回的会话请求响应SDPanswer后,P-CSCF从SDP answer得到流ID、UE的IP、流带宽信息。于是P-CSCF向SPDF下发AAR授权信息;
步骤5,6,7表示为业务策略决策功能服务器SPDF向边界网关功能服务器BGF(Border Gate Funtion)下发授权QOS信息。BGF根据SPDF的授权QOS信息以及本地空闲资源进行QoS控制,并向SPDF发送Go RPT响应,SPDF收到此响应后,会向P-CSCF发送AAA响应信息。在QoS控制过程中,BGF只能根据资源空闲情况确定是否可以为用户预留资源,无法根据用户的权限或签约信息进行QoS控制。
上述现有技术当IMS网络中不部署NASS系统时,AF获取不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QoS Profile数据,所以只能基于某个BGF配置QoS控制策略,即对于从同一个BGF接入到IMS网络中的用户只能使用相同的QoS控制策略。这就导致与家庭用户或企业网用户接入同一BGF的普通用户能够使用的QoS资源可能会被家庭用户或企业网用户抢占,其正常通话或其他业务收到严重影响。
另外,目前当IMS网络中不部署NASS系统时,AF获取不到用户的最大联系地址数和最大并发会话数,其网络注册用户数和并发会话数的控制只能精确到网元的粒度,对于同时在本网元内注册的企业网用户或家庭用户,不能控制其注册的联系(contact)地址数和并发会话数。如果企业网用户或家庭用户注册的联系地址数和并发会话数非常多,由于无法对家庭用户的注册和会话行为进行控制,普通用户的正常注册和会话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当IMS网络中不部署NASS子系统时,通信系统的应用层AF不能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相关用户信息,进行相关用户级别的业务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签约数据的IMS用户级控制方法及系统,当IMS网络中不部署NASS子系统时,可以通过用户级业务控制设备获取用户的开户信息,进行精确到用户的QoS控制、或注册用户数控制、或并发会话数控制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签约数据的IMS用户级控制方法,包括:
在不部署NASS子系统的IMS网络中,当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或会话请求时,用户级业务控制设备获取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分别进行用户级别的QoS控制、或注册用户数控制、或并发会话数控制,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位置信息、QoS Profile数据、最大联系地址数、最大并发会话数,所述用户信息都是在用户开户时存储到系统的用户数据库UDB中。
进一步,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位置信息和QoS Profile数据,则所述用户级业务控制设备进行用户级别的QoS控制;或者,
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最大联系地址数,则所述用户级业务控制设备进行注册用户数控制;或者,
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最大并发会话数,则所述用户级业务控制设备进行并发会话数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