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比表面积晶态介孔CoFe2O4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6007.8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姬广斌;孙艳艳;郑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积 晶态 cofe sub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CoFe2O4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尖晶石型铁氧体具有显著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能,作为一种非金属磁性材料, 它具有软磁、硬磁、矩磁、压磁等多种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电讯器件雷达、 磁记录材料、通讯、导航、以及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催化等各个领域。其中CoFe2O4因具有较大的磁晶各向异性、温和的饱和磁化强度、良好的化学及机械稳定性等优异性 能而被广泛关注。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以其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表面界面效应等特性 开辟出了常规材料所不能达到的应用新领域。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具有特殊磁性的各 种纳米结构的CoFe2O4,如纳米颗粒、纳米环、纳米线等,但比表面积都不高。自20 世纪末以来,特别是硬模板合成法出现以后,介孔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 迅速发展起来,大比表面积及特殊的孔结构赋予该类材料特殊的光、电、磁、催化、传 感等性能。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介孔金属氧化物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金属氧化物, 而对于二元或多元介孔金属氧化物的报道却很少。Jiao等(Angew.Chem.Int.Ed.,2008, 47:9711)用KIT-6为硬模板先制得介孔氧化锰,再先后经过还原和嵌入两步后模板反应 制得比表面积为90m2/g的介孔Li1.12Mn1.88O4,制备过程复杂,不易控制;Tüysüz等(J. Am.Chem.Soc.,2008,130:11510)以低温老化的KIT-6为硬模板制备出介孔 Co3O4-CoFe2O4混合物,没有得到CoFe2O4纯相;Gu等(Mater.Res.Bull.2009,44:1422) 以SBA-15为硬模板、硫酸钴和硝酸铁为金属前驱物,采用双溶剂浸渍法,在900℃的 高温下煅烧,制备出一维纳米结构的CoFe2O4,其比表面积仅为80.1m2/g。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普适且经济的制备大比表面积介孔 CoFe2O4的方法。
一种制备大比表面积晶态介孔CoFe2O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合成出大比表面积、结构有序的硬模板剂介孔氧化硅粉末;
2)、将Co(NO3)2·6H2O和Fe(NO3)3·9H2O加入乙醇中配成浓度为0.5-1M的混合乙 醇溶液,溶液中的Co2+∶Fe3+=1∶2;
3)、将介孔氧化硅粉末浸渍到上述混合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5-20h,在<40℃ 下烘干,研磨均匀,再烘干,然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250℃,并在该温度下保 温3-6h,自然冷却到室温;
4)将所得粉末重复步骤3)过程1次,但以同样的速率升温至600℃,在该温度 下保温3-6h,自然冷却至室温;
5)、用2M的热NaOH溶解去除氧化硅模板,在55℃恒温水浴中搅拌20h,再用 蒸馏水及乙醇洗涤至中性,60-80℃干燥,即得到大比表面积的晶态介孔CoFe2O4。
步骤(1)所述介孔氧化硅为SBA-15或KIT-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的浸渍方法及策略简单、环保且高效。
(2)所用的硝酸盐前驱物廉价易得,且易熔易分解,利于均匀混合;
(3)不需添加任何络合剂,较低温度下可生成目标相。
(4)所得目标产物比表面积大,结晶度高,磁性能较好。
(5)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制备其他二元或多元介孔金属氧 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兽用沃尼妙林及其盐的脂质体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胶囊萃取设备
- 基于钴铁氧体纳米薄膜的电阻开关及制备方法
- 一种聚苯胺包覆纳米CoFe<sub>2</sub>O<sub>4</sub>粒子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聚噻吩包覆纳米CoFe<sub>2</sub>O<sub>4</sub>粒子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及其应用
- 一种能与聚乙烯复合制备纳米电介质的纳米CoFe2O4粉的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光催化领域的CoFe<base:Sub>2
- 一种Co<sub>3</sub>Fe<sub>7</sub>磁性合金微粉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 CoFe普鲁士蓝类似物修饰电极及其在同时测定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中的应用
- 一种壳核结构的碳包覆纳米CoFe合金析氧催化剂及其制法
- 一种双杂原子掺杂的CoFe/SN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