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灌柱桩钢筋笼长度电位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2647.1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盛兴泉;李伟;李光磊;吴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1101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灌柱桩 钢筋 长度 电位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尤其涉及混凝土灌柱桩钢筋笼长度电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灌柱桩施工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钢筋笼放置位置不正,出现歪斜卡在井壁某个部位,导致钢筋笼不能下到指定深度;2)在岩土条件比较复杂的嵌岩桩地区,每一地点的灌柱桩井深不一,所对应桩的长度不一样,施工时应将对应的灌柱桩下到对应的井内,但往往由于施工中一味追求速度,加之管理混乱,钢筋笼的放置常常张冠李戴,造成成柱后的钢筋笼非长即短;3)少数建筑商为非法牟利,在制造钢筋笼时短斤少两,钢筋笼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下桩深度未达要求,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桩的质量。
目前还没有简单可行的方法来检测业已完成的混凝土灌柱桩施工其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而设计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混凝土灌柱桩钢筋笼长度的检测方法对杜绝劣质工程十分重要,因为它从施工初期就将劣质工程扼杀在摇篮中,由此可大大减少由劣质工程完成后所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甚沉重的生命代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混凝土灌柱桩钢筋笼长度电位检测方法,它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如下步骤:
1)在距灌柱桩外缘0.5m的位置处,布设一个中心线与灌柱桩中心线平行的钻孔,钻孔孔径6~9cm,孔深为钢筋笼设计深度再向下至少3m,在该孔井的侧壁设置若干测量点n,每一测量点对应一孔深位置Hn;
2)用50~60V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做测量电源,将该测量电源的正极连接在所述钢筋笼上,负极置于距钢筋笼外缘5倍于钢筋笼长度的地面上;
3)将电位测定仪上的一测量电极连接在桩顶的钢筋笼上,另一测量电极与扩张器上的触点相连,该扩张器连接在设有刻度的一绳索末端,通过该绳索将扩张器放入所述孔井的底部,然后自下而上根据设置的测量点逐点测量,在每一测量点,向扩张器发送电信号,使所述触点伸向孔井的孔壁,测得该测量点n的电位Vn,或者通过该绳索将所述扩张器从孔井上端最初测量点始至孔井底部止,自上而下逐点测量所述测量点的电位,记录各测量点n所对应的电位Vn,并根据测量点n所对应的孔井深度Hn绘制出电位梯度曲线H-V;
4)根据电位梯度曲线H-V,找出该曲线拐点处所对应的孔深Hn,从而得出钢筋笼的实际长度。
进一步的设计是,在孔井周围存在软土层时,在孔井中设置PVC管,PVC管内径不小于6cm,在管壁上设置测量若干与测量点相对应的测量孔。
进一步设计是,在地下水位较深时,在钻孔中注水,以使测量电极与孔壁能够有较好的接触。
本发明利用钢筋笼整体是一个良好导体的特点,在顶部位置供给一个稳定电压,使之成为一个等电位体并随距电位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当深度测到钢筋笼底部以后,电位差值骤然下降,据此可准确测得钢筋笼长度,方法简便可行,测试成本低,便于面对大量建筑施工的质量监督检测,由此可将劣质工程扼杀在摇篮中,由此可大大减少由劣质工程完成后所带来资源浪费,费甚所付出生命的沉重代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时的示意图。
图2是测量电极通过触头接触孔壁的示意图。
图3、4是钢筋笼上电位梯度分布的(H-Z)曲线。
图中,1是钢筋笼,2是孔井,2a是孔壁,3a、3b是电源线,4是电位测定仪,4a、4b测量电极,5是PVC管,5a是PVC管壁上的测量孔,6是绳索,7是扩张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对已完成混凝土灌柱桩施工的钢筋笼长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测。本次测试采用了型电位测定仪和M306580型扩张器。DWJ-3A电位测定仪能实时显示出各测量点电位值,并能显示沿孔井深度方向上各测量点的电位分布曲线,即电位梯度分布曲线H-V。电源为140W、40V的直流电源电压,具有测量电极反接保护、电流过放保护功能。本次测量的深度测量精度设定为5cm,建筑设计方提供的钢筋笼的设计深度为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2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氧剂自动投包机
- 下一篇:烟条传输中的轮式排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