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钢管桩加固沉降基础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9087.4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6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钢管 加固 沉降 基础 施工工艺 | ||
1.一种微型钢管桩加固沉降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需加固的沉降基础周边对称、均衡的布置若干加固基础桩,
a、首先确定桩位,在桩位上向下开挖操作基坑,操作基坑开挖的深度不小于1.5m;
b、在操作基坑的基础上,在桩位向下钻取一个桩孔,桩孔的孔径比设计桩径大10~20mm,深度大于0.5m;
c、然后打桩机就位,在钻好的桩孔内,插入带桩尖的第一节钢管桩,检测和校正桩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用低落距将钢管桩轻轻送下,校核桩位和垂直度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可正式施打,焊接钢管桩:第一节钢管桩打到位后,与第二节钢管对接,焊接时先在桩周对接外四等分位置点焊固定,检查上下两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mm,节点折曲矢高不大于1‰桩长,当桩入土深6~7m时,往钢管内灌混凝土,以后每打到6~7m时即向钢管内灌混凝土,混凝土最后不全灌满,预留0.5m,以利于接桩焊接;
d、微型钢管桩打桩完毕,在沉降基础的相应位置上植筋,即植入固定螺栓,植筋2小时后即可安装连接件,在桩顶施加预应力,然后将连接件与钢管桩外壁焊接连接;
e、焊接连接完毕后,完成最后的混凝土浇灌,,最后基坑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钢管桩加固沉降基础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桩顶与承台连接的混凝土浇筑3天后或当该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进行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0mm,回填至与沉降基础底面平时停止,在桩头与连接件处制作钢筋混凝土小承台后,再回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0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搬运器
- 下一篇:一种安装预制梁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