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9082.1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华;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特别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中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兴绿色能源,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将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材料相结合,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屋顶或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物幕墙,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光伏组件重量大,结构复杂,引线困难,走线不方便等,决定着其不能像普通玻璃一样很方便地安装,这就需要根据光伏组件的特点设计开发专门用来安装光伏组件的安装系统,使光伏组件的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同时又不影响光伏组件安装后的建筑物外型保持美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墙面或屋面等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包括主支撑梁;固定于主支撑梁上的纵向主型材;与纵向主型材连接并固定于主支撑梁上的横向型材;以及固定光伏组件且与纵向主型材及横向型材连接的中压板。其中,所述纵向主型材的截面为H形与工形的结合体,上部的H形主要实现与主支撑梁的可靠连接,连接安装完成后将顶部的盖板盖上,实现该部分的密封;下部的工形结构两侧为走线线槽,光伏组件的纵向电源连接线从其中走过,电源线布完后,通过盖上盖板实现电源线的隐蔽和可靠保护;中压板与工形结构底部固定连接,压紧光伏组件,实现光伏组件的牢固安装;所述横向型材为分段式连接,通过连接件与纵向主型材固定连接,实现了光伏支撑系统的建立;横向型材下半部分为半封闭结构,用来布置光伏组件的横向走线,走线完毕后将盖板盖上,实现对光伏组件电源线的保护。
另,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纵向主型材与横向型材上具有凹形卡槽,连接中压板,进而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型材上。
另,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横向型材上具有凸起部分,用来支撑光伏组件的下边缘,保证光伏组件的正确安装位置。
另,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纵向主型材与横向型材上具有开孔,作为光伏组件的电源线的走线孔,光伏组件的电源线通过所述走线孔引入型材内部。
另,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纵向主型材与横向型材上的开孔处具有护圈,用来防止电源导线的划伤和磨损,起到对导线的保护作用。
另,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在光伏组件安装结束后,在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密封胶,实现光伏组件之间的整体连接,加强对电源线的保护,使整个建筑光伏支撑系统更加可靠。
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将以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示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组件安装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视图;
图4为图1中C-C剖面视图;
图5为图1中D-D剖面放大视图;
图6为图1中E-E剖面视图;
图7为图1中F-F剖面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光伏发电组件安装系统局部示意图。所述安装系统包括主支撑梁(未图示);固定于主支撑梁上的纵向主型材1;与纵向主型材连接并固定的横向型材2;以及固定光伏组件4且与纵向主型材及横向型材连接的中压板3。其中,在光伏发电组件系统中可以根据所需装机容量及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规格安装多个光伏发电组件,在图1的局部示意图中仅以第I列和第II列两列光伏发电组件来对本发明的安装系统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