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水下开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7743.7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国;李庆;沈燕兰;王荣确;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建国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水下 开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疏浚设备,主要是适用于水下深基坑开挖、深水不排水开挖土方、大型沉井下沉水下开挖、江海取砂、灌注桩内取砂等施工工程中的水下开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基坑、深井开挖等水利工程的迅猛发展,受作业深度限制,对开挖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对基坑、深井开挖特别是对超深井的排水土方开挖下沉普遍采用空气吸泥机、潜水砂石泵、抓斗式挖泥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空气吸泥机是由空气压缩机输送足够风量进入吸泥机的风包内,并向吸泥机管内喷射,形成圆锥型高速气流向排泥管出口排放,从而带走吸泥管和排泥管中的泥水和空气,而在吸泥机下部造成负压,产生吸力,将泥砂、石块和水吸入吸泥管,随同高压气流连续不断排出排泥管外,从而达到除土的目的。但空气吸泥机在作业时空气能量损耗大,需要大型的动力设备保证提供足够的动能,耗电量巨大;施工作业时,必须要依靠吊车或龙门吊配合施工,施工不方便,增加了成本投入。
潜水砂石泵工作时一般设置在作业的最下端,这对潜水砂石泵防水要求相当高,一但漏水,维修起来比较麻烦;潜水砂石泵长期在深水区施工作业,对机械的磨损大,机械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潜水砂石泵也要投入吊车和龙门吊配合施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
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19274.2和200410023299.9中泥浆泵的使用不能充分利用其吸程和扬程,不能发挥最大功率,浪费能源,成本高;专利号为200520045961.0的深水疏浚装置,公开了一种利用抽压气机和压力泵进行深水疏浚的装置,该技术虽然能满足深水疏浚要求,但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维修不便,不适宜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功率利用率低,浪费能源等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维修简便,无需大型配套设施,能量损失低,大幅度节约施工成本,工作效率高,吸泥量大的深水水下开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深水水下开挖装置主要包括浮体、潜水电动机、潜水泥浆泵、吸头,其特征在于潜水电动机悬浮于水中且吊挂于水面上浮体的底面,潜水电动机依次连接连轴器、轴套止水装置、潜水泥浆泵,潜水泥浆泵连接排泥管和吸泥管,排泥管与大气相通,吸泥管经弯头连接吸头。潜水泥浆泵悬浮于水中,通过调节泥浆泵水下深度,充分利用泥浆泵的吸程和扬程,发挥泥浆泵最大功率,可增加开挖深度,适用场合多、范围广;泥浆泵与吸头间的吸泥管采用橡胶软管,一次性接管后可以开挖十几米深而不需要再接管,改变施工过程中全部采用硬管因高差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上垂直连接固定升降杆,固定升降杆连接弯头,弯头水下位置高于潜水泥浆泵,弯头与潜水泥浆泵连接的吸泥管中产生虹吸,加快了泥浆泵吸泥速度,固定升降杆可定位稳定地放置吸头并保持吸头水下工作平衡,配合潜水泥浆泵可直观地调节弯头、吸头水下位置,操作简单,提高了装置工作效率,能耗损失低,节约能源,安全性能高。
再进一步地,吸头包括两端开口的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弯头连接,外管套接固定于内管外,外管与内管相套的管隙中设有螺旋引水环,内管下端管壁上开有多个引流开口。吸头水下工作时,水体受吸头内管中吸力,在内外管间螺旋引水环产生螺旋锥形水流,从引流开口下冲,可破土吸泥,不产生管道堵塞现象,吸头管道即使埋在泥里也不可能引起堵管,提高吸泥效率,其结构合理,管道防堵效果好,无须附加能源,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发明利用水头气压差、虹吸原理,通过潜水泥浆泵和独特的吸头结构以及结合软管和硬管的优点,将深水泥沙混合物吸出,能开挖80米水下泥土,出管含泥量在12%~20%,充分发挥泥浆泵最大功率,不仅能缩短施工工期,能量损耗低,在施工过程中能节约许多能源,而且无需依靠吊车或龙门吊等配合施工,施工方便,降低施工成本,工作效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输、安装、操作、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施工过程中维修机械、接管方便,无须将设备全部吊离水中,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基坑、深水开挖的清淤、疏浚水利工程,特别适用于超深井沉井下沉土方开挖的施工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潜水电动机1,连轴器2,轴套止水装置3,潜水泥浆泵4,浮体5,排泥管6、61,吸泥管7,弯头8,固定升降杆9,吸头10,接力泵11,内管12,外管13,螺旋引水环14,引流开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建国,未经俞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