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5627.1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平;张成;杨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4 | 分类号: | H04W12/04;H04W12/06;H04W12/1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密钥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信息网络、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是一种用于感知客观世界的大规模自组织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WSN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和工业控制等方面,安全性的设计要求很高;由于节点随机密集分布、资源受限、运行环境恶劣且易受物理破坏的特点,无法直接沿用传统网络既有的安全技术。
WSN易遭受多种形式的攻击,为抵御攻击,实现节点间传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举足轻重。密钥管理是加密认证的基础,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两个通信节点间建立和维护共享密钥。传统的密钥管理方案有信任服务器分配(Key DistributionCenter,简称KDC)方案、自增强密钥分配方案和密钥预分配方案三种。由于传感器节点资源受限的特点,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是最可行的。
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法(E-G)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为密钥预分配阶段,节点从密钥池中随机选取密钥环保存;第2阶段为共享密钥发现阶段,若节点间存在共享密钥,随机选取一个作为共享密钥;第3阶段是密钥路径建立阶段,对于没有共享密钥的节点对,通过已经连通的邻居节点经若干跳构建密钥路径。该方案基于概率模型,其安全连通概率与密钥环m,密钥池S及其比例有关,高连通概率与节点密钥存储量及抗俘获能力是对矛盾。
为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第二种相关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案:
1、q-composite方案,节点间至少共享q个密钥来建立安全链路;
2、多路径增强方案,在多条独立的路径上进行密钥更新;
3、随机密钥对方案,节点存储与部分节点共享的密钥,以保证安全连通概率达到指定要求。
以上方法都基于概率模型,为保持安全连通概率,节点需要较高的密钥存储量,网络容量较小且不易扩展网络规模。
为解决在保持全连通状态下,提高网络抗毁能力,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三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法为:首先在有限域GF(q)上随机生成一个2元t度多项式
其中q是一个大到足够生成一个满足f(x,y)=f(y,x)密钥的素数。然后,对于每个节点i,配置服务器可以计算f(x,y)的共享多项式,将f(i,y)记入到传感器节点i。对于任何两个节点i和j,通过对称属性f(i,j)=f(j,i),节点i可以将j代入f(i,y)计算密钥对f(i,j),节点j可以将i代入f(j,y)计算密钥对f(j,i),由此在节点i和j间建立密钥对。基于多项式的密钥预分配方案具有t安全门限特性,也就是说不超过t个节点被俘获的情况下,可以维持网络通信安全。
然而上述方案存在的缺点如下:
1、每个节点都要保存基于共享多项式计算的t+1项系数,节点存储量较大。
2、网络规模动态扩大时,新节点仍可保持全连通,但安全门限t与节点容量的比例逐渐减低,全网安全性下降。而提高安全门限t,必须替换系数更多的多项式,并更新所有节点,所需通信开销巨大。
3、网络规模较大时,安全门限t较高,节点间连通所需计算开销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