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4135.0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胜;丁永华;王朝辉;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37/10;A01N43/38;A01N39/04;A01P2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蔬菜 硝酸盐 含量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植物营养生理与生长中硝酸盐含量的制剂,尤其涉及 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
背景技术
蔬菜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 到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
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质量安全 问题。
近年来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化肥的投入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氮肥的使用, 远远超过了蔬菜自身的需求。
例如,大棚蔬菜虽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收益,但肥料投入高出大田作物 4~10倍,几乎是蔬菜实际需要量的6~8倍,因此产生了蔬菜的硝酸盐污染问 题。
尽管硝酸盐的积累在农作物中普遍存在的,且对植物本身没有危害,但NO3-在肠胃中可以还原为NO2-,而NO2-可以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 统的癌变,危害健康。
人类从叶类蔬菜如菠菜和莴苣中获得硝酸盐的量要远高于从食物和水中获 得的。
因此,我国对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作了严格规定,在这一标准中,叶类蔬菜 的允许值是≤3000mg/kg。但按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建议食用 水果和蔬菜的标准,一个60kg的人每天的硝酸盐摄取量约为222mg,可允许的 中等水平果蔬硝酸盐含量约为555mg/kg。
所以,尽管目前国标是≤3000mg/kg,但硝酸盐的潜在危害仍不能排除。 因此,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改善栽培条件。此种方法涉及的面太广、成本较高。
2.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虽能起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作用,但是该施肥 技术的前提是土壤养分的测定,而这项工作对于普通菜农来说存在技术门槛, 因此,该技术虽然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并没得到很好的推广度 和实施。
3.选育低积累品种。该方法易受原有培养条件影响。
4.施加根外营养调控制剂。该方法省时、省力、见效快、成本低等,在生 产中被广泛应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添加微量元素或植物浸提物,但微量元素 是以补充为主,而微量元素的缺素诊断工作比较繁琐,而且植物对其较为敏感, 不易准确控制其用量,而植物浸提物中不明成分太多,会存在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现阶段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解决背景技术 中没有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行之有效的制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机理是:
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在其成分中添加了可提高 硝酸盐转化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酒石酸钾和能促进蔬菜生长发育的生长素类与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一方面原有的诸如酒石酸钾提高了相关酶活性,促进硝酸 盐的转化,降低硝酸盐含量;另一方面生长素类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加速了叶 类蔬菜的生长,促进组织分化,使单位质量的叶片中硝酸盐含量降低,同时细 胞分裂增强,原生质相对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对硝酸盐的利用。在这两方面 的作用下,达到降低硝酸盐含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包括酒石酸钾:0.1-2.5g/l,其特 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生长素类物质:0.01-5mg/l,细胞分裂素类物质:0.01- 5mg/l。
上述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其特殊之处在于,该制剂包括,生长 素类物质:0.5-4mg/l,细胞分裂素类物质:0.5-4mg/l以及酒石酸钾:0.1 -2.0g/l。
上述生长素类物质包括萘乙酸、吲哚乙酸、4-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已经 2,4-二氯苯氧乙酸;所述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包括6-苄氨基嘌呤、激动素以及四 氢吡喃苯基腺嘌呤。但不局限这些举例。
上述降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制剂,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萘乙酸1- 4mg/l,6-苄氨基嘌呤1-4mg/l以及酒石酸钾0.5-2.0g/l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靴及其与爬升型材的组合
- 下一篇:电子机器用试验装置和电子机器用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