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3205.0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周宁;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14 | 分类号: | H02P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75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煤气 发电 装置 并网 后励磁 系统 自动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厂家在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上实现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控制功能,现在,国内均采用励磁系统现场手动操作模式,但是,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升高,该技术的不完整性已经慢慢的显现了出来,并网后,还需要技术人员根据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人为判断,选择在合适的条件下,手动调节励磁系统,在增磁或减磁手动操作完成后,人为选择合适的工况,将励磁系统手动由“恒电压“模式切换到“恒功率因数”或“恒无功”模式,无法实现现场无人值守的远程操作模式,所以,这种操作模式需要专人负责,运营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方法,实现了程序化的操作模式,满足了现场无人值守的远程控制励磁系统自动调节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在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用发电机GS1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之间设置一个励磁控制系统AVR4,做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检测及调节单元,励磁控制系统AVR4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参数设定,且独立成柜,
第二步,在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柜内设立用于A/B通道选择、励磁通道投/退、手/自动励磁调节、增磁、减磁、恒功率因数控制和恒无功控制的中间继电器,由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发出信号控制以上中间继电器的通/断,向励磁控制系统AVR4发出励磁调节及控制信号,并网后由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向励磁控制系统AVR4发出恒电压控制、自动运行、选择通道A和励磁通道投入信号,确保励磁系统正常运行,
第三步,将外部输入的发电机并网真空断路器辅助接点通/断信号、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的转速检测信号、发电机有功功率信号、发电机功率因数信号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内部,进行编程及逻辑连锁,
第四步,具体编程及逻辑连锁过程如下:
当发电机并网真空断路器辅助接点处于合闸位置,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的转速等于100%额定转速时,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通过继电器向励磁控制系统AVR4每隔1S发出一个脉宽为0.5S的增磁脉冲信号,使增磁继电器闭合或断开,直到发电机功率因数COSQ≥0.80;
在增磁过程中,发电机功率因数COSQ≥0.85,则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通过继电器向励磁控制系统AVR4每隔1S发出一个脉宽为0.5S的减磁脉冲信号,使减磁继电器闭合或断开,直到发电机功率因数COSQ≤0.85为止,
等到外部输入的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的发电机有功功率P≥10%Pe时,选择恒功率因数方式运行,至此,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自动调节控制结束。
由于本发明解决了以前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的调节无法远程自动控制的问题,故而实现了程序化的操作模式,满足了现场无人值守的远程控制励磁系统自动调节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并网后励磁系统调节控制的一次电路图。
图2是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送入励磁控制系统AVR4的参与控制信号示意图。
图3是送入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的参与控制信号示意图。
图4是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送入励磁控制系统AVR4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第一步,参见图1,在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用发电机GS1与可编程控制器PLC2或集散控制系统DCS3之间设置一个励磁控制系统AVR4,做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检测及调节单元,励磁控制系统AVR4由励磁厂家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参数设定,且独立成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带发射机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