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模锻工艺加工高镍合金工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733.0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远;朱高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中盛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锻工 加工 镍合金 工件 方法 | ||
1.一种采用模锻工艺加工高镍合金工件的方法,包括下料、粗加工、精加工及性能检测等工艺,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通过采用模锻工艺对高镍合金材料的加工,而获得工件,包括模具制造锻造工艺及设备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模锻工艺加工高镍合金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锻造模具的制造:是由预锻、终锻工艺多次锻造来完成的;
(1)模具材料选择钨钼高强度合金;
(2)制作工艺包括下料、加工、热处理、装配;其中,下料、机加工采用常规方法加工;热处理采用淬火和回火工艺;淬火温度为:1100℃~1300℃,保温4小时~6小时;回火温度为:400℃~500℃,保温2小时~3小时后自然降温,至常温即可;
二、锻造工艺:
(1)材料选择:镍含量为58%-62%高镍合金;
(2)下料:根据工件重量下料;
(3)装炉加热:将下好的材料装模具中,采用设备进行分级加热;加热过程为:室温-800℃,800℃~1200℃保温25分钟~30分钟后进行锻造;
(4)锻造由预锻和终锻工艺完成的,预锻打击两次,锻造温度不低于1000℃;
(5)预锻完成后重新回炉加热至1000℃以上,并保温20-30分钟,然后进行终锻成型;
(6)终锻成型打击两次,锻造温度不低于1000℃,锻造变形量不少于15%并与模具吻合;
(7)锻造后,将工件从上述模具中取出,在盐熔炉中高温固熔处理,处理温度为995℃~1105℃,保温45分钟~60分钟;
四、设备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模锻工艺加工高镍合金工件的方法,包括下料、粗加工、精加工及性能检测等工艺,其特征在于:本实施例是通过采用模锻工艺,对高镍合金材料的加工,而获得工件,包括模具制造锻造工艺及设备选择;其中:
一、锻造模具的制造:是由预锻、终锻工艺多次锻造来完成的;
(1)模具材料选择钨钼高强度合金,优选日本牌号YXR3型钨钼材料;
(2)制作工艺包括下料、加工、热处理、装配;其中,下料、加工采用常规方法加工;热处理采用淬火和回火工艺;淬火温度为:1140℃,保温4小时;回火温度为:450℃,保温2小时后自然降温,至常温即可,热处理设备采用盐溶炉和井式炉;
二、锻造工艺:
(1)材料选择:镍含量大于58%以上的高镍合金,本发明优选型号为In625;
(2)下料:根据工件重量下料,本实施例选择重量10kg;
(3)装炉加热:将下好的材料装模具中,采用设备进行分级加热;加热过程为:将工件置入箱式电热炉中由室温加热到800℃,然后再将工件取出置入高温电热炉中加热由800℃继续加热至1190℃保温25分钟后进行锻造;
(4)锻造由预锻和终锻工艺完成的,预锻打击两次,锻造温度不低于1050℃;
(5)预锻完成后重新回炉加热至1190℃,并保温25分钟,然后进行终锻成型;
(6)终锻成型打击两次,锻造温度不低于1100℃,锻造变形量不少于20%并与模具稳合;
(7)锻造后,将工件从上述模具中取出,在盐熔炉中高温固熔处理,处理温度为1100℃,保温45分钟;
三、设备选择:
锻造设备采用无行程死点的摩擦压力机,锻造压力为1600T;
所述的一种采用模锻工艺加工高镍合金工件的方法,制作的高镍合金工件测得技术参数为:抗拉强度为790兆帕,屈服强度为375兆帕,延伸率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中盛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日照中盛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7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段接长床身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分体式伺服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