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补偿复合流量变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512.3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崔从文;崔继方;高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从文 |
主分类号: | G01F1/50 | 分类号: | G01F1/50;G01F1/38;G01F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9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补偿 复合 流量 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计,详细讲是一种压力补偿复合流量变送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现有的流量变送器,是在变送器壳体内设有取压室,取压室内设有膜盒式差压传感器,膜盒式差压传感器两侧分别为正取压室和负取压室,正取压室下方设有正取压管,负取压室下方设有负取压管,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与流体取压装置相连接,膜盒式差压传感器经信号线与仪表相连接。这种流量变送器,由于变送器壳体内设有取压室,取压室内设有膜盒式差压传感器,膜盒式差压传感器两侧分别为正取压室和负取压室,取压单一,无压力补偿作用,只能测量流体的体积流量,测量流体的饱和质量流量时,还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另外安装压力补偿变送器,进行流体压力补偿计算,安装麻烦,费时费力,管道泄漏点多,安全性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测量流体的饱和质量流量时,还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另外安装压力补偿变送器,进行流体压力补偿计算,安装麻烦,费时费力,管道泄漏点多,安全性差,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测量流体的饱和质量流量时,不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另外安装压力变送器,安装简便,省时省力,管道泄漏点少,安全性高,成本低的压力补偿复合流量变送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变送器壳体内设有取压室,取压室内设有膜盒式差压传感器,膜盒式差压传感器两侧分别为正取压室和负取压室,正取压室下方设有正取压管,负取压室下方设有负取压管,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与流体取压装置相连接,膜盒式差压传感器经信号线与仪表相连接,主要结构特点是,取压室上设有压力补偿变送器,压力补偿变送器经信号线与仪表相连接。
本发明压力补偿变送器设置在正取压室外侧。
本发明压力补偿变送器设置在正取压室内。
本发明压力补偿变送器是膜盒式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取压室上设有压力补偿变送器,可以同时测量流体的压差、压力,能够直接输出流体的标准体积流量和饱和质量流量,测量流体的饱和质量流量时,不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另外安装压力变送器,安装简便,省时省力,管道泄漏点少,安全性高,成本低。本发明适用于测量流体的体积流量和饱和质量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压力补偿复合流量变送器,变送器壳体2内设有取压室,取压室内设有膜盒式差压传感器8,膜盒式差压传感器8两侧分别为正取压室3和负取压室9,正取压室3下方设有正取压管1,负取压室9下方设有负取压管10,正取压管1和负取压管10与流体取压装置相连接,获取流体的正压力和负压力。膜盒式差压传感器8经信号线7与仪表相连接,计算出流体的体积流量。取压室上设有压力补偿变送器4,压力补偿变送器4设置在取压室外侧,从图中可以看出,压力补偿变送器4设置在正取压室3外侧,经连通孔5与正取压室3相连通,压力补偿变送器4经信号线6与仪表相连接。从图中可以看出,压力补偿变送器4是膜盒式压力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流体的压差、压力,能够直接输出流体的标准体积流量和饱和质量流量,测量饱和质量流量时,不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另外安装压力变送器,安装简便,省时省力,管道泄漏点少,安全性高,成本低。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压力补偿复合流量变送器,变送器壳体2内设有取压室,取压室内设有膜盒式差压传感器8,膜盒式差压传感器8两侧分别为正取压室3和负取压室9,正取压室3下方设有正取压管1,负取压室9下方设有负取压管10,正取压管1和负取压管10与流体取压装置相连接,获取流体的正压力和负压力。膜盒式流体差压传感器8经信号线7与仪表相连接,计算出流体的体积流量。取压室上设有压力补偿变送器4,压力补偿变送器4设置在取压室内,从图中可以看出,压力补偿变送器4设置在正取压室3内,与正取压室3相连通,压力补偿变送器4经信号线6与仪表相连接。从图中可以看出,压力补偿变送器4是膜盒式压力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流体的压差、压力,能够直接输出流体的标准体积流量和饱和质量流量,测量流体的饱和质量流量时,不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另外安装压力变送器,安装简便,省时省力,管道泄漏点少,安全性高,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从文,未经崔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数字可控功能的外置存储装置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燃气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