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0105.2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庆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庆淮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玉英 |
地址: | 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友好 型缓释 长效 复合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多元复合肥料。特别涉 及直接采用磷矿石、钾长石、煤矸石、菱镁矿粉为原料组分生产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 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肥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对农产品的产量及其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在农业产业投资中占有较大份额,易于对土壤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 化学肥料的大量无序的使用所产生的弊端已很明显。例如:分解速度快造成的肥料利用率低; 分解产物释放对于大气、水体所造成的污染;导致土壤板结、使作物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遭 到破坏等等。
现有技术中,人们采用添加氮肥缓释剂等技术方案,在减缓氮肥释放,提高氮肥利用率 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只采用市场销售的各种成品肥料和化工原料为原料的复合或混合, 制造多元肥料;仅局限于氮肥缓释,对其他肥料组分的缓释增效作用甚微;对环境保护和土 壤改良无能为力。而且价格昂贵,增加了肥料的制造成本和农业生产成本。
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改良土壤,肥料有效成分全面,缓慢释放、肥料利用率高。 而且适用于各种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壤、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是人 们所期待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改良 土壤,肥料有效成分全面,缓慢释放、肥料利用率高。而且适用于各种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壤、 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直接采用天然矿石为原料组分,工艺简单、设备投资省、 成本较低的本发明的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优质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 变废为宝、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
磷矿粉 10-40
钾长石 10-40
煤矸石 15-40
菱镁矿粉 10-20
氮肥 10-30
膨润土 8-18
硅藻土 1-3
微量元素 0.3-1;
另外,上述组分中的磷矿粉、钾长石、煤矸石与适量焦炭在500℃-800℃温度下焙烧8 -16小时、冷却;粉碎过60目筛;得到的焙烧后的混合物作为本发明的组分。
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焙烧后混合物的粒度在60- 200目之间。
本发明的配方直接采用天然矿石为原料组分,经低温焙烧活化、混合造粒而成。简化了 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保留了天然矿物中的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有机、无机 肥力资源。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煤矸石中含有P、K、Mg、Cu、Zn、Mn、S、Al、Fe、Ba、Ca、Ti、Si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所必 须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料成分,是优良的肥料添加剂组分。陪同肥料进入土壤对于提高土 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良土壤结构,使之维持和恢复自然土壤生态环境效 果良好。而且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对于增加肥效、提高缓释性能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磷矿粉是含P2O520%以下的低 品位磷矿石。拓宽了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途径。
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之菱镁矿粉是在菱镁矿开采时, 产出的粒径<25mm的小粒径或粉状菱镁矿石。由于目前煅烧菱镁矿石制备氧化镁工艺要求原 料菱镁矿石的粒径>25mm,而菱镁矿开采时,同时采出粒径<25mm的小粒径或粉状菱镁矿占 总开采量的40%-45%,采出后,堆积如山,污染环境,浪费矿产资源。用于本发明的肥料 组分,对提高肥效、增强缓释性能发挥了显著的协同效果。
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长效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之菱镁矿粉的粒度在60-200 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庆淮,未经吕庆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石墨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加核三循环组合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