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用炉圈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8579.3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悦斌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3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用 | ||
技术领域:万用炉圈是燃烧煤柴炉上的构件。
背景技术:现有炉圈有固定的内、外圆半径,型号不少,但锅、壶的直径种类更多,很难将家庭中的锅、壶放入同一炉内。农村家庭的厨房内往往有多个炉灶,多个炉圈,不便使用,浪费煤、柴。
发明内容:万用炉圈解决了燃煤柴炉排烟排异味与节煤柴的矛盾,并能使直径不同的圆底锅、直壁锅、浇水壶的下半部放入同一炉内,达到节煤柴、方便、省时的效果。
万用炉圈包括大炉圈、两边平行的环片、螺栓、控制环片进退的把。其特征是:炉圈的内圆直径可根据需要控制。
大炉圈的上面有凹处与凸处,凹凸处都放置环片,在凹处的正中有凸起点,在凸处中间有凸脊。靠大炉圈外圆内设螺栓。
环片分上环片、下环片两种,环片上面中间都有螺栓,与控制机关相连。上环片与下环片的内外圆半径相同,两边平行,边距相同。上环片下面的中间设有凹沟,两边有齿。下环片下面的中间有凹槽。设置在大炉圈凹处的下环片,由凹处两边的立壁与下环片的两边控制进退方向,进退幅度由凹处的凸起点及下环片中间的凹槽控制。设置在凸处的上环片由凸处的凸脊与上环片中间的凹沟控制进退方向,进退幅度由大炉圈上的螺杆与上环片两边的齿控制。上环片的内齿压在下环片的两边,相邻上、下环片内弧有重叠部分。环片的厚度2-3mm为宜,与大炉圈凸处的高相同,下环片放置在大炉圈上与凸处持平,放置上环片后,上、下环片之间缝隙最小。大炉圈凸处的凸脊及凹处的凸起点的高与环片厚度相同为宜,这样上环片上面的高出部分的高在3mm左右,在与锅相靠的部位的斜切面基本无漏气口,下环片无此情况。
大炉圈外圆内设螺栓,除螺杆控制上环片的进退幅度,另设有铁片压控与之相邻的上下环片。
控制环片进退的把有连杆式、环式。设置有八个环片的万用炉圈可用连杆式控制把。连杆式把由连片、连把构成,每个连片连接两个环片,每个连把连接两个连片。连把与连片都有螺杆滑动的缝隙,这样两个连把便控制了八个环片。环式把则不论环片多少,更为理想,环式把中有与环片数相同的布置均匀的缝隙,供环片上螺杆滑动,缝隙从外圆斜至内圆,宽比环片上螺杆的直径略大,环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之差为环片进退的幅度。
关于近似炉圈:以八环片、炉圈内圆直径变幅在22-32cm为常用炉圈。环片内圆半径选用15cm,并把环片内齿处由外而内2-3cm(下环片2cm,上环片3cm)切去1-0mm。形成的内圆直径在28-32cm近似炉圈,可以为是标准炉圈。形成的内圆直径在22-28cm的近似炉圈,在上、下环片交叉处有小缝隙,但使用内圆直径在22-28cm的炉圈时多为直壁锅或烧水壶,节煤柴、省时效果更为明显,对比节省时间30%50%,小缝隙基本无漏烟味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案:万用炉圈由四部分构成:1、放置环片、螺栓的大炉圈;2、使炉圈内圆直径变化的环片;3、控制上、下环片进退幅度的螺栓及连接用螺栓;4、控制环片进退的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悦斌,未经杨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8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功率单元直流电压可调的高压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