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6966.3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鹰;程波;杨红生;宋奔奔;王朝夕;李贤;张涛;刘保忠;周毅;张福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2660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循环 养殖 系统 排水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和排污装置,适用于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鱼、虾分别排出循环水和含大颗粒物的污水(残饵、粪便等)。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的疾病频发、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并且因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自身对环境、对水资源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再加上技术和资源的局限,大大限制了其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由此诞生了。
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门集现代生物学、建筑学、化学、电子学和工程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通过人工控制各种环境因子,为养殖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从而实现全天候持续高产的一种养殖模式。它具有用水量少,占地小,养殖密度高,环境条件可控,饵料利用率高,排污及病害少,产品质量高,不受外界气候条件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除研究养殖水生动植物的适宜生态环境,量化和评价鱼类生活生长的适宜环境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外,另一方面,关于养殖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生产工艺、营渔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研制和实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套养殖系统而言,排水装置和排污装置是否能够顺利将水排出,能否将养殖池中大量的残饵粪便及鱼类的排泄物排出,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装置而言,要么虽然能够排水,但不能控制池内水位,要么不能有效的将养殖池中各个水层的水都能同时排出;对于排污而言,现有技术中要么采用人工虹吸的办法,费时费力,还对养殖动物产生一定的惊扰。要么所设计的装置操作起来极其不便,要么不能有效的将污染物全部排出,有时甚至将部分养殖生物随同残饵粪便等一同排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它是无能耗、占地面积少、操作管理方便,并能同时实现养殖用水的稳定排放,残饵粪便和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等污染物有效排出的集成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置操作起来极其不便,有可能将养殖生物随同污染物一起排出;以及悬浮物浓度很低的循环水和含大颗粒污物(残饵、粪便)浓度较高的污水同时进入养殖水处理系统,增加系统处理负荷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该排水排污装置设有养殖池中心排水管、排污孔、排污间隙控制板、承插式接头管件,养殖池底部开有排污孔,养殖池中心排水管置于养殖池内、悬于排污孔上方,养殖池中心排水管管壁上开有排水小孔,养殖池中心排水管上端接过滤帽,养殖池中心排水管下端接承插式接头管件,承插式接头管件伸出排污孔外,承插式接头管件外套排污孔间隙控制板,通过控制排污间隙控制板与养殖池池底的间距,控制养殖池底污水中颗粒物的排放。
所述排污孔下方设置排污槽,排污槽接排污管;排污管前端设排污阀,通过阀门的启闭,定时排放养殖污水;养殖池中心排水管通过承插式接头管件安插固定于支撑固定管,支撑固定管通过排水管与水位控制管连接,水位控制管再与循环水系统其他水处理设备相通。
所述水位控制管上端套一个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的上端与空气相通,侧面与循环水系统其他水处理设备相通。
所述养殖池中心排水管支撑固定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内径为30mm-80mm;所述排污槽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长为100mm-500mm,宽为100mm-500mm,高为100mm-500mm,壁厚5-15mm;所述排污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内径为20mm-200mm。
所述排水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内径为30mm-80mm;所述水位控制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管件,内径为30mm-80mm,壁厚5-15mm。
所述承插式接头管件为上、中、下三部分构成的一体结构,上部为柱形管I,中部为锥形管,下部为柱形管II,柱形管I的直径大于柱形管II的直径,柱形管I与柱形管II之间为锥形管过渡。
所述承插式接头管件通过柱形管I与养殖池中心排水管插接,承插式接头管件通过柱形管II插装于支撑固定管;柱形管I与排污孔间隙控制板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排污孔间隙控制板,使排污孔间隙控制板沿柱形管I上、下移动,调整排污孔间隙控制板与养殖池底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