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复方荆芥中药汤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6054.6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坤;于建军;刘爱芹;林翠美;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坤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9/00;A61P17/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山东省文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荨麻疹 复方 荆芥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复方荆芥中药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是较常见的皮肤粘膜过敏性疾患,具有剧痒的、一过性水肿性发诊,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突发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风团大小形态不一,发生部位不定,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皮损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消退后不留痕迹,自觉灼热、剧烈瘙痒,严重者可伴全身症状,如高热、头痛、哮喘、喉头水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短期痊愈者为急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患者皮损发作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青霉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麻醉剂、酒精、发热性疾病都会加剧荨麻疹。根据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不同,有人工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蛋白胶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等特殊类型。急性麻疹容易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数十年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复方荆芥中药汤,成本低,治疗荨麻疹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抗过敏,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各型荨麻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复方荆芥中药汤,采用荆芥、防风、大青叶、苦参、花椒、苍耳、金银花、赤芍、板蓝根、蛇床子为原料,加水浸泡后,用武水煮沸、以文水煎30分钟,去渣得滤液,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荆芥14~18%,防风8~12%,大青叶8~12%,苦参8~12%,花椒4~6%,苍耳12~15%,金银花12~15%,赤芍3~5%,板蓝根5~8%,蛇床子8~12%。
本发明治疗荨麻疹的复方荆芥中药汤,成本低,治疗荨麻疹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抗过敏,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各型荨麻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首先按下列组分(重量%)取洁净的荆芥16.3,防风10,大青叶10,苦参10,花椒5.4,苍耳13.5,金银花14,赤芍4.1,板蓝根6.7,蛇床子10,取上述10种中草药每服药总重量为149g,在室温下将10味中草药加水1000ml浸泡4-6小时,然后用武水煮沸,以文水煎30分钟,去渣将滤液550-660ml,药渣再加水300-400ml,煎熬20-30分钟(武水煮沸后),去渣得滤液90-160ml,共制得640-760ml药汁,即制得药液,将药液倒入容器内,趁热进行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坤,未经苏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