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588.5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天罡;董娜;董国伟;周明哲;董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兰田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3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转弯 全方位 立交桥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立交桥建设日臻完善和多样,在保持通过能力的基本功能外,更加追求艺术性和美学因素,使之兼具景观特色和标志功能,但是现有的重多立交桥模式均存在一些严重不足和使用局限,主要是转向辅道零散绵长,建设需要大空间,大面积,浪费土地资源增加建设费用,延长行车距离,在土地稀缺区段,特别是老城改造中使用往往受限甚至无法实施。又由于多向交叉辅道的零乱布局和多层分合互通,一些大型立交桥如同迷宫,即使有详细的通行标识仍难免走错线路,频繁察看标识和甄别应走线路,更分散驾驶人员注意力和延缓通过速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约土地,易于识别的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立交桥是由纵向主道、横向主道、“X”左向转弯辅道A、“X”左向转弯辅道B和横向右向转弯辅道组成,纵向主道延地平面径直通过,和设置于横向左向转弯辅道外侧的右向转弯辅道形成立交桥一层,纵向左向转弯辅道沿纵向主道右侧拱起,切中心点左转形成弧道,与相向左向转弯辅道于中心点相切,形成“X”左向转弯辅道A,组成立交桥二层,以相同样式完成横向主道的左向转弯辅道形成“X”左向转弯辅道B,组成立交桥三层,横向主道拱起跨越立交桥一、二、三层,形成立交桥四层。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斜向鸟瞰示意图。
附图2是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鸟瞰示意图。
附图3是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墩柱投影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纵向主道1;横向主道2;“X”左向转弯辅道A3;“X”左向转弯辅道B4;中心点5;右向转弯辅道6。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发明的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是由纵向主道1,横向主道2、“X”左向转弯辅道A3、“X”左向转弯辅道B4和右向转弯辅道6组成,纵向主道1延地平面径直通过,和设置于横向主道2及左向转弯辅道外侧的右向转弯辅道6组成立交桥一层,纵向左向转弯辅道沿纵向主道1右侧拱起,切中心点左向转弯形成弧道与相向左向转弯辅道于中心点相切,形成“X”左向转弯辅道A3、组成立交桥二层,相同样式完成横向主道2的左向转弯辅道,形成“X”左向转弯辅道B4、组成立交桥三层,横向主道2拱起跨越立交桥一、二、三层,完成横向主道2延续贯通,形成立交桥三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少,桥体总长度短,结构简单,节约土地和建设费用,便于驾驶人员识别辅道走向,适用于土地紧张狭小地段,特别是老城区道路的扩容改造中的主要干道交叉路口应用。
实施例
本发明的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的中心区墩柱设置采取多层共用,参照附图3所示,以中心点墩柱为核心,设置9墩柱,墩柱间按每层结构设置网络横梁,支撑高架桥的重叠中心区二、三、四层桥梁。
本发明的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约用地,主辅道去向易于识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己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兰田,未经董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