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寿命背衬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3158.1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民;王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泰瑞达轴承厂 |
主分类号: | F16C19/34 | 分类号: | F16C19/34;F16C33/58;F16C33/46;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136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寿命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一种通过双联与单联保持架组装在一起,使同一列上的滚动体的轴线都在同一轴线上的高寿命的背衬轴承。它主要用于多辊轧机。
背景技术
背衬轴承广泛地使用于多辊轧机及滚轮机构,其中包括双列、三列圆柱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背衬轴承在高速和高负荷运转中,由于轴承在不断地承受径向支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时,经常发生轴承内圈过早疲劳及与外圈端面相配合的摩擦挡片在短时间被磨损的问题,致使轴承和摩擦挡片使用寿命降低,整机动力消耗增大,轧机故障频发,增加维护工作量,从而影响轧机的使用性能和生产效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这主要是因为轴承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为此,相关研究人员曾提出一些旨在提高背衬轴承使用寿命的结构设计,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228726Y的“背衬轴承”中公开了一种在现有背衬轴承的基础上改进的轴承,在轴承的两端增加防尘盖和密封圈,形成了迷宫密封结构。这种常规的密封结构早已公开使用在各种机械传动结构中,因其不仅需要采用油润滑或油雾润滑,而且无法解决轴承承受轴向力的问题,所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提高背衬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在专利公告号为CN2703159Y的“轧辊轴承装置”中,公开了在背衬轴承的外圈左右端面设置环向凹槽,在环向凹槽内侧装有包括滚动轴承和支撑架的端面滚动件,试图减少支撑辊的动力消耗,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旦轴向力过大,很容易使端面滚动件中的滚动轴承遭到破坏,这种情况下,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发生轧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衬轴承,它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轴承使用寿命低的缺陷,其结构设计合理,显著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轧机的生产效率,减少摩擦挡片的损坏,防止轧机因轴承或摩擦挡片的损坏而发生的维护工作量,降低故障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背衬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及通过保持架组装在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保持架采用双联与单联组装在一起的保持架,所述组装在一起的双联与单联保持架的外周分别设置轴向分布的销孔,利用组装在所述销孔中的销轴将所述双联与单联保持架连接在一起,所述组装在一起的双联与单联保持架的兜孔始终位于同一列上,同一列上的所述滚动体的轴线都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外圈端面设置沿径向分布的油沟。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利用双联与单联保持架的外周的销孔中的销轴,将双联与单联保持架连接在一起,使组装在一起的双联与单联保持架上的同一列滚动体的轴线都在同一轴线上,各列滚动体在运转过程中受力均匀。因其结构设计合理,使内圈均匀受力,提高内圈疲劳寿命,减少摩擦挡片的损坏,故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轴承使用寿命低的缺陷,减少维护工作量,显著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轧机的生产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外圈端面还可设置沿径向分布的油沟,以使外圈端面与摩擦挡片之间形成润滑油膜,增加轴承和摩擦挡片的寿命,可以进一步防止轧机因轴承或摩擦挡片的损坏而发生的维护工作量,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双联保持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单联保持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外圈、2内圈、3滚动体、4保持架、5销孔、6销轴、7油沟。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该背衬轴承是在现有通用轴承的结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很容易推广应用。它包括外圈1、内圈2及通过保持架组装在内、外圈2、1之间的滚动体3等件。其中各件的规格、尺寸应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在三列轴承的双联保持架与单联保持架的外周分别设置轴向分布的销孔5,利用组装在销孔5中的销轴6将双联及单联保持架连接在一起,并使组装在一起的双联与单联保持架4的兜孔始终位于同一列上,同一列上的滚动体3的轴线都在同一轴线上。使各列上的滚动体3在任何位置上受力一致,因此,避免了现有常规保持架上的交错分布的滚动体受力不均,造成内圈滚道最大受力值过大,容易产生的短期疲劳现象,增加了内圈疲劳寿命,延长了本发明轴承的使用寿命。销孔5和销轴6的数量和规格应按照设计要求选择。
另外,在外圈1端面设置沿径向分布的油沟7。工作时,外圈1旋转,根据摩擦学原理,使外圈1的端面与摩擦挡片之间形成润滑油膜,从而提高了轴承和摩擦挡片的寿命,进一步提高轧机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泰瑞达轴承厂,未经沈阳泰瑞达轴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