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锗氨基酸复合肥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1337.1 申请日: 2009-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1560119A 公开(公告)日: 2009-10-21
发明(设计)人: 杨平;谭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三禾生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C05F5/00;C05B7/00;C05C9/00;C05D1/02;C05D9/02
代理公司: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闪红霞
地址: 116023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氨基酸 复合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既可促进农作物生长、 提高农作物产量、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又能改善果实品质、 提高农作物中有机锗含量的富锗氨基酸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促进农作物生长,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无机肥料(即化肥)、有 机肥料和将这两种肥料进行混合的肥料。因无机肥料会给土壤、环境和作物果 实品质带来诸多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有机肥料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例如, 中国专利号为92109786.7的文献描述了一种用动物的毛、蹄或皮以及大豆粉作 原料,以尿素作为催化剂水解得到水解液,再加入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 素反应生产氨基酸复合肥的方法。中国专利号为95103995.4的文献描述了一种 利用混合氨基酸、EDTA、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等制备的肥料。中国专 利号为96105618.5专利文献描述了以角蛋白和大豆粉为原料,以尿素作为催化 剂并加硫酸高温水解得到水解液,再加入微量营养元素、中药提取物和麦饭石 提取液等生产出氨基酸复合肥。这些肥料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 品质,而且还可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但却不能让农作物 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有机锗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促进农 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又能提 高农作物中有机锗含量的富锗氨基酸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富锗氨基酸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 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在搪瓷反应釜中加入豆粕及水,豆粕与水的质量比为1∶1.5,浸泡至豆 粕吸水均匀;

b.加入与豆粕质量相等的工业浓硫酸,密封,使反应釜罐内温度升温到 110~120℃,搅拌水解10小时;

c.反应釜罐内温度自然降温至80℃时,加碳酸氢铵调PH至中性,继续冷 却至常温;

d.按顺序边搅拌边加入如下以豆粕量为基数的组分:1.6~1.7倍磷酸氢二 氨、0.97~0.98倍尿素、0.012倍硫酸锌、0.012倍硫酸铜、0.016倍硼酸、0.016 倍钼酸铵、0.008倍的硝酸烯钍、0.0001~0.001倍二氧化锗、1.3倍氯化钾、1.3~ 1.4倍菜籽饼粉、0.0012倍中性蛋白酶。

e.干燥造粒或静置过夜取10%的上清液。

本发明通过合理配比的原料相互作用,即可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 产量、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又能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农作 物中有机锗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富锗氨基酸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向5m3的搪瓷反应釜中加入水750Kg,然后边搅边加入豆粕粉500Kg, 浸泡至豆粕吸水均匀为止;

b.通过高位槽边搅边缓慢加入工业浓硫酸500Kg,盖好罐盖,夹层加热升 温110~120℃,连续搅拌水解10小时;

c.反应釜自然降温或夹层加冷水降温至80℃时,将釜压掉至零磅,确认掉 零后,开盖,加806Kg碳酸氢铵调PH值呈中性,继续自然冷却至常温;

d.按顺序边搅拌边加入如下以500Kg为基数的组分:1.6~1.7倍磷酸氢二 氨、0.97~0.98倍尿素、0.012倍硫酸锌、0.012倍硫酸铜、0.016倍硼酸、0.016 倍钼酸铵、0.008倍的硝酸烯钍、0.0001~0.001倍二氧化锗、1.3倍氯化钾、1.3~ 1.4倍菜籽饼粉、0.0012倍中性蛋白酶。

e.干燥造粒或静置过夜取10%的上清液。

所用原料中的菜籽饼粉是以华中农业大学的华双3号(鄂审油002-1998) 为标准,委托粮油加工厂加工而成。中性蛋白酶是无锡酶制剂厂生产的型号为 A.S1398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为100000u/g)。其他原料均可在 市场直接购买。

实验例:

将10亩玉米地平分成两块,各5亩地。其中5亩为对照地,每亩施50Kg 普通复合肥作底肥,另外5亩为试验地将本发明实施例复合粒肥作为玉米地底 肥,每亩施用30Kg,其余管理按常规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禾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禾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