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平台平地快速拖移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664.5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国;孙瑞雪;姜福茂;黄天颖;赵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0 | 分类号: | B66D3/00;B66D3/06;B66D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琦 |
地址: | 11600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平台 平地 快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中大型海洋平台的移动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套 实现海洋平台移动的装置,以及利用上述装置实现海洋平台快速拖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的建造,尤其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钻井平台等,由于海洋产 品特殊性,建造周期较长,若使用常规船台和船坞进行建造,占用船台和船坞 周期较长。因此,现代海洋工程产品常运用平地造船理念,在陆地进行海洋平 台的整体建造,而后利用下水工具,如半潜驳船等,实现海洋平台建造后下水。
海洋平台在陆地建造完成后,安全并迅速转移直至下水,对海洋平台的建 造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大吨位龙门吊或海上浮吊,不能节约造价和 建造场地,同时由于海洋平台自身重量的不同,可能无法实现下水。为此对快 速拖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将直接关系到海洋平台如何在安全、便捷、经济的 前提下实现整体拖移,最终实现顺利下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目前海洋工程中大型海洋平台陆地 整体快速拖移方法。本发明运用设备采用工程常用的电动卷扬机和滑轮组作为 拖移设备,滚轴作为滑动摩擦介质,滚轴与滑靴一体制作,固定在海洋平台下 表面,陆地铺设固定滑道,最终实现快速拖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平地快速拖移的装置,包 括拖移滑道部分、拖移滑靴部分和拖移动力部分。其中,拖移滑道部分包括布 置于地面或半潜驳船甲板上的滑道;滑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箱;两侧的 限位箱在中部通过封固板间隔固定有竖向滚轴工装设备;竖向滚轴工装设备的 滚动面竖向设置。
而上述拖移滑靴部分包括设置有加强筋的滑靴钢板,以及位于钢板底部行 列间隔排布由紧固块固定的横向滚轴工装设备;横向滚轴工装设备置于滑道上, 滚动面水平设置;钢板的两侧分别贴靠在两侧竖向滚轴工装设备的滚动面上。 此外,上述拖移动力部分包括缠绕钢丝绳的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用于收放钢 丝绳的电动卷扬机和卷绳设备;定滑轮组通过绳索固定于地面或海洋驳船上; 动滑轮组通过绳索固定于待移动的海洋平台或拖移滑靴部分。
优选方式下,上述横向滚轴工装设备或竖向滚轴工装设备,其结构包括上 顶板、在上顶板下部左、右方向固定的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以及位于下方平 行于上顶板由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固定的中心基板。其中,环绕中心基板设置 有滚链结构,该滚链结构包括垂直于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间隔设置的圆柱滚轴, 以及位于圆柱滚轴两侧的链条挡板,相邻两个圆柱滚轴的端部限定于一个链条 挡板的两个轴孔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装置实现海洋平台平地快速拖移的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首先,设置以上所述拖移滑道部分和拖移滑靴部分;
其次,待移动的海洋平台置于拖移滑靴部分的滑靴钢板上;
再次,设置拖移动力部分,将定滑轮组通过绳索固定于陆地上的固定物或 海洋驳船上,将动滑轮组通过绳索固定于待移动的海洋平台或拖移滑靴部分上;
最后,开动电动卷扬机,回收钢丝绳,实现海洋平台的移动。
本发明的拖移方法主要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1、考虑平地建造的海洋平台尺寸和重量等,对摩擦介质即滚轴的尺寸、承 载力以及摩擦系数进行计算选择;
2、根据选择滚轴,将若干滚轴连为一体,制作滚轴工装设备,并对滚轴工 装设备进行压力试验和摩擦系数试验,得到较为真实的实用额定载荷和摩擦系 数;
3、根据摩擦系数,确定海洋平台拖移力,以便于对拖移设备进行参数选择, 即,对卷扬机额定牵引力和滑轮组数量及相关技术参数进行选择。
4、根据海洋平台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建造场地具体情况,设计制作铺设在地 面以及半潜驳船甲板面上的固定滑道。
5、设计滑靴,并将滚轴工装设备焊接固定在滑靴上。在海洋平台拖移阶段, 滑靴与平台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仅依靠滑靴底部的滚轴工装设备与固定滑道之 间滚动摩擦。
6、进行拖移设备、托移滑道、托移滑靴等相关拖移装备的布置和固定工作。
7、海洋平台整体拖移,直至准备移上驳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