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针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1687.X | 申请日: | 200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琴针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5B85/00 | 分类号: | D05B85/00;D05B5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华联 |
| 地址: | 日本长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缝纫中防止针线退捻的缝纫机针。
背景技术
缝纫中的问题之一在于其中针线被切断或起毛的针线问题。已知 在针线与织物、针线与针或者针线与缝纫机线路径之间的滑动阻力较 大时会出现这种针线问题。另外,在由缝纫机形成针迹时,由于针尖 与从先前针迹延伸的针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所造成的针线的退捻(不加 捻或加捻移动)的发生是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发生针线退捻 时,线易于分开,且出现在之后形成线圈时旋转钩不能顺利地抓住针 线和针线被切断的问题。
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特许公开公告第4-89283号示出了一种缝纫机 针,其中针眼以关于正交轴线的预定角度倾斜,该正交轴线平行于旋 转钩的旋转方向与缝纫机的凹部或凹口正交,使得因针线未加捻而倾 斜的线圈与旋转钩成直角对置,从而使旋转钩可靠地抓住线圈。
在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特许公开公告第4-89283号中所示的缝纫机 针是基于线圈因针线未加捻而倾斜的假设而研发的,且其目的并不在 于防止针线本身的退捻。常规而言,目前尚没有能够防止针线本身退 捻的缝纫机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针,其通过沿着长凹槽形状布 置而能够在缝纫中防止针线本身退捻,其中长凹槽将针线引导至针 眼。
为了在缝纫中防止针线本身退捻,本发明人进行了各种试验和研 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包括以下构造的缝纫机针能有效地防止通常 难以解决的针线本身退捻。
本发明的缝纫机针包括针杆,该针杆具有针尖、形成于针尖附近 的针眼和长凹槽,其中针尖形成在针杆远端以便与针轴中心线相遇 (meet),长凹槽位于针杆前侧且从针杆上侧形成到针眼,以便将针线 引导至针眼;其中,长凹槽具有平行于针轴中心线从针杆上侧延伸到 针眼附近的主要部分;且长凹槽具有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关于针轴 中心线以大致等于针线捻向(lay)倾斜角的角度倾斜,并且使长凹槽的 主要部分的下端与针眼通过该倾斜部分而相互连接。
在下文中,将解释针线退捻发生的机制和通过本发明人的试验和 研究所获得利用本发明的缝纫机针来防止针线退捻的原理。
首先,参看图1A,将解释在常规缝纫机针中针线退捻发生的机 制。图1A是常规缝纫机针的针眼周边的示意性放大图,其中针杆由 附图标记1来表示,前部凹槽或长凹槽由附图标记2来表示,针眼由 附图标记3来表示,针线由附图标记T来表示,针轴中心线由Z-Z来 表示,加捻模式或捻向由附图标记m表示,其中该加捻模式或捻向包 括构成针线T的多个长丝,该捻向m的倾斜角由附图标记θ来表示, 且在针眼3上端边缘3a部分处作用于针线T上的挤压力由附图标记F 来表示。
如图1A所示,在常规缝纫机针中,长凹槽2和针眼3在平行于 针轴中心线Z-Z的方向上对准且竖直地安置。在这种安置关系中,当 竖直向上的挤压力F作用于在缝纫中穿过针眼3插入的针线T上时, 挤压力F作用于针线T的捻向m上,其中该力与捻向m以角度θ相 交。因而认识到以直角作用于捻向m上的挤压力F的分力变得相当大, 且该挤压力使构成针线T的长丝变松,从而造成退捻。
因此,本发明人基于上述发现执行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结果, 发现可利用如图1B所示的缝纫机针来防止针线的退捻,这种缝纫机 针包括具有形成为曲柄状的长凹槽的结构。更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 缝纫机针中,其原理在图1B中示出,在针眼3的紧邻前方连接到针 眼3上的长凹槽2的部分关于针轴中心线Z-Z以大致等于针线T的捻 向m的倾斜角θ的角度α倾斜且用作倾斜部分4,且平行于针轴中心 线Z-Z延伸的长凹槽2的主要部分与针眼3经由该倾斜部分4而相互 连接。在常用的线的情况下,针线T的捻向m的倾斜角θ为大约10 度至45度。因此,倾斜部分4也关于针轴中心线Z-Z以大约10度至 45度的倾斜角倾斜。
当缝纫机针包括上述结构时,沿着平行于针轴中心线Z-Z延伸的 长凹槽2的主要部分引导的针线T在倾斜部分4处以角度α弯曲;结 果,针线T的捻向m的方向近似平行于针眼3位置处的针轴中心线 Z-Z。因此,由于针线T的捻向m的方向与挤压力F的方向彼此平行, 以直角作用于捻向m上的挤压力的分力变得近似为0或非常小。结果, 构成针线T的长丝不会由于挤压力而变松,从而防止了针线T退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琴针株式会社,未经风琴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幕墙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