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1286.4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1 | 分类号: | G06F17/21;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文件在科研、生产、生活乃至军事等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子文件有很多种,如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和文档(DOC,PDF)文件等等。
在创建一个文件时,可以首先用编辑软件(例如Office)来编辑一个文件,再将编辑好的文件转换为用于呈现的文件。举例来说,在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文档的情况下,由DOC文件生成可移植文件格式(PDF,PortableDocument Format)文件就是一个由编辑文件生成呈现文件的过程,其中,DOC文件为编辑文件,PDF文件为呈现文件。
类似的,在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视频文件的情况下,由动画(FLA,FLASH)文件生成SWF(Shackwave File)文件也是一种由编辑文件生成呈现文件的过程,其中,FLA文件为编辑文件,SWF文件为呈现文件。
类似的,在呈现文件和编辑文件为音频文件的情况下,由音乐数字化接口(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文件生成(WAV,WaveformAudio Format)文件也是一个由编辑文件生成编辑文件的过程,其中,MIDI文件为编辑文件,WAV文件为呈现文件。
通常,编辑文件是用于编辑的文件,如DOC文件、FLA文件和MIDI文件等,而呈现文件则一般用于查看、保存、收听等,一般是不可编辑的,如存储在文档库中的文档、PDF文件、SWF文件和WAV文件等。当然,实际应用中,一个呈现文件可以由不同的编辑文件转换而来,例如,一个存储在文档库中的文档可以由DOC文件和EXCEL文件等共同编辑生成。
呈现文件通常具有很好的通用性,文件格式更为通用,在不同计算机环境都能保持相同的呈现效果,经常比编辑文件更适于文件交换。但呈现文件通常不适合进行编辑,如果接受文件的人想继续编辑的话,用呈现文件就不合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使生成的电子数据包含呈现数据和对应的编辑数据,有利于用户后续操作。
针对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创建指令,将所述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所述编辑数据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其中,所述呈现数据是由所述编辑数据生成的;
接收编辑指令,用编辑软件对所述混合数据中的全部或部分编辑数据进行编辑;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
针对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编辑装置、转换装置、生成装置;
所述编辑装置,用于编辑生成编辑数据;
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编辑装置生成的编辑数据转换成呈现数据;
所述生成装置,用于将所述编辑数据和呈现数据生成关联存储的混合数据;
更新装置,用于接收更新指令,生成编辑修改后的新的编辑数据相对应的新的呈现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编辑数据更新成新的编辑数据,将混合数据中的呈现数据更新成新的呈现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可以接收创建指令,将创建指令中指定的编辑数据与对应的呈现数据关联存储,形成混合数据。这样,在后续需要对呈现数据进行操作时,可以直接利用对应的编辑数据,从而保证了用户后续操作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符合文档库标准的文档数据的存储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编辑数据存储区的数据存储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关联存储后文档库的树状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