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及接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0285.3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加贺慎一;富永宪明;斋藤武彦;小野濑满;芳村泰嗣;田方浩智;渡部裕二郎;钱谷哲;若元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31/00 | 分类号: | B23K31/00;B21D1/02;B23K11/04;B23K11/06;B23K11/36;B23K20/12;B23K26/20;B23K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接合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金属板的接合方法,接合两张金属板(5、6)后,利用上下一对加压辊(3、4)对所述金属板的接合部(J)进行轧制,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一对加压辊(3、4)的轴芯(15、16)相对于与所述接合部(J)的接合线(X)正交的直线(Y)在水平面内倾斜,边积极地驱动所述一对加压辊边沿所述加压辊(3、4)的行进方向(A)轧制所述接合部的层差(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一对加压辊(3、4)的行进方向部分(3A、4A)在水平面内朝向与所述加压辊(3、4)最初接触的金属材料所涉及的金属板存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使所述一对加压辊(3、4)的轴芯(15、16)相对于与所述接合线(X)正交的直线(Y)分别倾斜,对所述接合部的层差沿所述行进方向(A)进行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接合部(J)的层差量分别设定使所述一对加压辊(3、4)倾斜的角度,并在所述行进方向(A)上进行轧制。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由所述两张金属板(5、6)的焊接产生的接合部(J)的余热,使所述接合部的温度达到300℃以上,通过所述加压辊(3、4)沿所述行进方向(A)进行轧制。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部(J)的轧制开始前和轧制结束后的至少一个工序中,采用使所述一对加压辊(3、4)接触的第一设定和不使所述一对加压辊接触或与所述轧制时的推压力相比以轻载荷使其接触的第二设定中的某个设定,在所述第一设定中,使所述一对加压辊为非驱动,在所述第二设定中,驱动所述一对加压辊。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压薄滚焊、激光焊接、闪光对焊、摩擦搅拌接合中的某一种对所述两张金属板(5、6)进行接合。
7.一种金属板的接合装置,具有:对两张金属板(5、6)进行接合的加热接合机构(1、2);对所述金属板的接合部(J)进行轧制的上下一对加压辊(3、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加压辊(3、4)以各自的轴芯(15、16)相对于与所述接合部(J)的接合线(X)正交的直线(Y)在水平面内倾斜的方式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板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一对加压辊(3、4)的轴芯(15、16)相对于与所述接合线(X)正交的直线(Y)分别独立地在水平面内倾斜的机构(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2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CLTE的聚烯烃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抗辐射美白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