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皮病治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4262.1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A·科伊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迪缪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余颖;张静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皮病 治疗 方法 | ||
本发明要求各自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的美国专利申请号60/996,175和61/100,545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提供治疗/改善硬皮病和相关症状的方法。
发明背景
硬皮病或全身性硬化症(SSC)是一种进行性、衰弱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在于皮肤成纤维细胞将过量蛋白沉积于胞外基质中,也称作皮肤纤维化。弥散性皮肤病患者常存在独特的标记,如皮肤中I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的上调,以及拓扑异构酶I特异性血清抗核自身抗体。最近有报道说接受IFN治疗的慢性病毒感染患者产生硬皮病支持了IFN在皮肤纤维化中起作用的观点。全身性硬化症的综述参见Varga和Abraham,2007,J.Clin.Invest.,117:557-567。
I型IFNα、β、θ、κ和ω是13种功能性IFN-α基因,一种IFN-β基因,一种IFN-θ基因,一种IFN-κ基因和一种IFN-ω基因所表达的细胞因子。(Theofilopoulos AN,Baccala R,Beutler B,Kono DH,Type I Interferons(α/β)in immunity and autoimmunity(免疫和自身免疫中的I型干扰素(α/β))。Immunol Rev.2005四月,204:9-26)。至少存在28种潜在的IFN-α亚型,下面列举的是一部分:α1,α2a、α2b、α4、α5、α6、α7、α8、α10、α16、α17和α21。在一些例子中,干扰素α亚型α2包括α2a和α2b。
所有人I型干扰素结合于由两种跨膜蛋白IFNAR-1和IFNAR-2组成的细胞表面受体(IFNα受体,IFNAR)(Uze等(1990)Cell 60:225;Novick等(1994)Cell 77:391)。与这些受体的结合引起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激活(StarkGR,Kerr IM,Williams BR,Silverman RH,Schreiber RD。Annu Rev Biochem1998;67:227-64),开始于Jak激酶,Jak1和Tyk2的激活。这些激酶接着磷酸化信号转导物和激活物(STAT)蛋白STAT 1和2。磷酸化STAT蛋白形成转录因子复合物IFN-刺激基因因子3(ISGF3),其与p48一起转位到核中。这些复合物激活诱导IFN-诱导型基因表达的IFN-刺激效应元件(ISR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迪缪尼有限公司,未经米迪缪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