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未加捻的纤维材料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编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4183.0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A·弗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9/14 | 分类号: | D04B9/14;D04B3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阿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捻 纤维 材料 制造 针织品 方法 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方法和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0前序部分所述的编织机。
已知在此讨论的这类方法和称作纺丝编织机的圆型编织机(例如PCT WO 2004/079068、PCT WO 2007/093165 A2、PCT WO 2007/093166 A2)的特征在于,针织品不是由常用的加捻纱线而是由作为纤维条、翼锭粗纱等存在的纤维材料进行制造,该纤维材料在成圈之前借助于由纺纱工艺技术已知的拉伸机构拉至预先选定的纤度,并且在从拉伸机构排出以后借助于纺丝装置使其处于适合于向常用的编织系统等等输送的状态。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中,纺丝装置包括加捻机构和在其上连接的输送或喷丝管。纤维材料因此被转变成一种临时的、设有真加捻的纱线,它可以很好地输送过较长的距离。在即将用织针等加工之前,将捻转重新减为零(假捻原理),由此得到一种具有极端柔软性的针织品。
或者,也可以将纺丝装置设置为用以形成一种永久粘合的、特别是所谓非传统的纱线,并且例如设计为气流式纺丝装置(参见例如EP1 518 949 A2和EP 1 826 299 A2)。这样的纱线同样具有一定的捻转或卷绕,但例如束状纱或包绕纱在传统意义上不算是纱线。纺丝过程优选这样设定,即,在上述临时纱线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对于所要求的输送目的而言足够牢固的纤维粘合,但仍然得到充分柔软的针织品。
类似于传统的方法和编织机,其缺点是,纤维材料的断裂或排出导致针织品中的孔或者甚至导致已形成的编织软管脱离编织元件。其原因是,编织工具即使在纤维材料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继续抬升到纤维拾取位置,因此先前形成的线圈被从编织工具上脱圈。所说术语“脱圈”在此应该被理解为:与编织工具的型式(例如舌针、复合针、钩形的元件等)无关,老的线圈在挺进到纤维容纳位置时首先在编织工具的杆上滑动并且在编织工具后来沉降时越过其钩和新形成的线圈而完全从编织工具中滑脱。
因此已知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和圆型编织机(DE 10 2005 031 079A1),其中,利用具有纱线传感器的检测装置针对纤维断裂进行检测,监控纤维材料的供给。若检测装置确定在纤维材料中有断裂,则产生一个规定用于关断编织机和拉伸机构的故障信号。已知的检测装置的传感器是设置在一个沿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处于拉伸机构之前的位置。由此可避免:拉伸机构空运行以及需要一种麻烦的、与各种不同缺点有关的新纤维材料插入。还可达到:在纤维材料的末端到达相关编织系统之前,关停编织机。
此外也已有人提出(DE 10 2006 056 895),这样设计开头所述类型的圆型编织机,即,如果没有纤维材料存在,则将一个单独的编织系统切换到不编织操作,并且自动地借助于纱线控制装置来控制该切换。由此可以在针织品中形成孔,其长度取决于为完成切换实际上需要的时间间隔。不过这可以按另一建议(DE 10 2007 041 171 A1)加以避免,方式是:在发生纤维材料断裂时在基本上避免先前形成的线圈从编织工具中脱圈。
对于最后所描述的方法,已证明:即使拉伸机构继续供给纤维材料,敏感的纤维材料在编织工具导入不编织轨迹或中间轨迹以后仍随时会撕裂。因此不仅由于其他原因发生的纤维材料断裂,而且仅仅编织系统向不编织的切换也会造成纤维材料断裂。其他的断裂可能由此产生,即,为了排除任何一种损坏或实施维护,将配置于编织系统的拉伸机构关断了。因此,在编织机构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纤维材料的许多断裂,具体而言,不仅有预期的断裂(其例如由于编织工具导入一回转位置或中间位置或由于一拉伸机构的关断引起的),而且还有预料不到的或不可避免的断裂(其例如归因于纤维材料储料容器的空运行或任何其他的原因并且接着例如由传感器检知)。
关于要制造的针织品,由于这许多断裂可能性而产生了问题:纤维材料的每一撕裂,不论其在哪一位置和由于哪一原因发生,均导致纤维材料在针织品中或长或短的端头。如果在因纤维断裂引起的成圈中断以后拟继续成圈过程,即,通过向编织工具供给新供应的和必要时修整了的纤维材料的一端,则产生其他的一些纤维材料端头。这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在针织物中能清楚地看到常常较长的纤维端头并且以后必须将其去掉。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造或设计开头所述的方法和编织机,从而可以避免至少纤维端头的不符合要求的影响结果。
按照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和10的特征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