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和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3145.3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稻毛敏明;冈村幸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46;H01R13/641;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阎文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和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前,提供一种连接器,设置在直流电源与直流负载(直流设备等)之间的电路上,用于布线与软线的连接或连接软线彼此。在连接器中,有卡口连接器,通过将卡口插头(插头)插拔于插头支座,可随时容易地进行布线与软线或软线彼此间的电连接和(或)断路。具体地将固定于墙壁等制造材料或设备等上的插头支座称为插座。
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4-31088中,公开了一种布线用卡口连接器,其由具备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的一对插头片的插座用插头(插头)、和具备分别连接一对插头片的一对插头片支座部的插座(插头支座)构成。另外,在所述日本公开专利公报中,设插座的插头片插入孔的方式为未插入现有交流电源用卡口插头的方式。
但是,直流电源与高电位侧(例如正极)与低电位侧(例如负极)随着时间而交替的交流电源不同,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不交替。另外,在直流负载中设置连接于直流电源高电位侧的端子与连接于低电位侧的端子。直流负载由施加于所述端子间的电压驱动。
即,直流负载有极性。因此,当连接直流电源与插座时或将插座用插头连接于插座时,必须注意不能进行将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连接反等误连线(误连接)。这里,若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连接反,则向直流负载的端子间施加相反电压。因而,担心会对直流负载施压,破坏直流负载。
但是,当将直流电源的两条供电线(直流供电线)连线于插座的一对端子部(分别电连接于一对插头片支座部的一对端子部)时,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可能会连接反。即,可能会将高电位侧的供电线连接于插座的低电位侧的端子部,将低电位侧的供电线连接于插座的高电位侧的端子部。
另外,有时插座的插头片支座部或插头片插入孔的形状相同,肉眼无法区别插头片支座部的极性。此时,当将插座用插头连接于插座时,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可能会连接反。即,可能会将插座用插头的高电位侧的插头片连接于插座低电位侧的插头片支座部,将插座用插头的低电位侧的插头片连接于插座高电位侧的插头片支座部。
这样,在现有的插座或连接器中,担心会由于误连线而对直流负载造成坏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可在多条直流供电线与插座的多极插头片支座部以错误的极性误连线的情况下,检测到该误连线,防止误连线引起的对直流设备的不良影响。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在以错误的极性将插头连接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的情况下,检测该错误连接,防止误连接引起的对直流设备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插座,构成为将多个直流供电线分别连线到分别连接插座用插头的多个插头片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对插座用插头提供直流电力。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插座具备连线检测单元,该连线检测单元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将所述多个直流供电线连线到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
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对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因直流供电线的误连线而极性相反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连线检测单元来检测误连线。由此,容易确认误连线。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因误连线而对直流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在优选方式中,具备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由所述连线检测单元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报告误连线。
根据本发明,可检测误连线后立即让作业者知道。从而可更可靠地确认误连线。
在优选方式中,具备供电控制部,该供电控制部仅在所述连线检测单元未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才对所述插座用插头供电。
根据本发明,当误连线时,供电控制部停止供电。因此,即便在未发觉误连线而连接插座用插头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防止对直流负载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连接器构成为将插座用插头的多个插头片连接于插座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从插座对插座用插头提供直流电力。并且,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连接检测单元,该连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将所述插座用插头的所述多个插头片连接到所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
根据本发明,在用户使用时以错误的极性将插头插座连接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的情况下,可由连接检测单元来检测误连接。由此,容易确认误连接。因此,可确实防止因误连接而对直流设备造成坏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3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