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发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16509.5 | 申请日: | 200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依田香子;氏家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H33/12 | 分类号: | A61H33/12;B05B17/00;A61K8/27;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用液体生成雾并将其放出的雾发生装置作为通过向人体使用而将人体洗净的装置、或者以滋润肌肤等美容效果为目的的装置被广泛地使用。在这样的雾发生装置中,为了使放出的雾含有矿物质,希望能在用于生成雾的液体中混入矿物质。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为生成含有矿物质的溶液,通过流量可以控制的通用电磁泵向贮存电解质的箱体通水的技术。进一步,还提出了为控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在通水通道上以可以切换的形式设置多个电解质箱体的技术。基于这种构成,通过切换控制可以使电解质浓度达到所需的浓度。
然而,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时,如果是仅向一个电解质箱体通水的构成,电解质会溶解到流入该电解质箱体的水中,会出现生成比所需浓度高的电解质溶液的情况。另外,如果为了生成所需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在通水通道上设有多个电解质箱体,并在多个电解质箱体之间进行切换控制的话,会出现构成变的复杂、以及控制变得繁杂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57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生成含有所需浓度的药剂的、雾的雾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为一种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通过的通水通道;第1分支通路,其从所述通水通道分支形成,具备从所述通水通道吸引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第2分支通路,其从所述第1分支通路上的、位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下游的部分分支形成,具备含有药剂的贮留部;混合部,其将通过所述通水通道的液体,和通过所述第1分支通路以及所述第2分支通道的液体混合,从而生成溶液;喷雾单元,其喷出所述混合部中的溶液。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其他例子的美容器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雾发生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雾发生装置的美容器1具备冷雾发生部2。冷雾发生部2通过作为通水通道的液体供给通路3与液体贮留部4相连接,该液体贮留部4中贮留有用于生成雾的液体。
在液体贮留部4的箱体保持体5上安装有箱体6。箱体6的开口部被盖部7封闭,该盖部7上设有未予图示的止水栓。箱体6被以其盖部7在下侧的形式设置在箱体保持体5上。在箱体保持体5上设有形状与止水栓相对应的突出栓(图示略)。箱体6在注入液体的状态下被设置在箱体保持体5上时,止水栓被突出栓压入使水密性解除,从而使液体流出,从箱体6流出的液体被贮留于箱体保持体5中。
箱体保持体5通过液体供给通路3,与形成于冷雾发生部2下部的、贮留液体的混合部8相连接。箱体保持体5中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通路3向混合部8供给,贮留为和箱体保持体5相同的水位。在混合部8上设有用于加热贮留在混合部8中的液体的加热器9。另外,在混合部8上设有作为水质检测单元的浓度传感器10,该浓度传感器10对贮留于混合部8中液体的水质进行检测。浓度传感器10检测出贮留于混合部8中的液体的浓度,并将检出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1。
另外,在液体供给通路3上连接有从该液体供给通路3分支出的第1分支通路12。第1分支通路12的两个端部连接在液体供给通路3上。在第1分支通路12上设有作为液体供给单元的泵13,该泵13用于吸引液体供给通路3中的液体,由控制部11驱动控制。第1分支通路12的截面积与液体供给通路3相同,或者比液体供给通路3小。
另外,在第1分支通路12的、位于泵13下游的部分上连接有从第1分支通路12分支出的第2分支通路14。第2分支通路14的一端与第1分支通路12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混合部8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分支通路14的截面积被设为比第1分支通路12小的值,例如为其10分之1。在第2分支通路14的中途位置上设有贮留部15,该贮留部15用于贮留含有药剂的液体。在第2分支通路14的、位于贮留部15上游的部分上设有止回阀16。在贮留部15顶部设有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阀17。
在贮留部15中贮留有含锌离子的液体,该锌离子为适用于被冷雾喷淋的肌肤的药剂。当然,贮留于贮留部15的液体中所含有的药剂不限于锌离子,也可以为例如镁离子等其他的矿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6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基体表面除去水不溶性物质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校正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