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薄膜粘贴装置、薄膜粘贴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4980.2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小寺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29C65/78;G02B5/30;G02F1/13;G02F1/1335;G09F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李亚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吸附 控制 机构 装置 薄膜 粘贴 方法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具有真空吸附机构的薄 膜粘贴装置、使用薄膜粘贴装置的薄膜粘贴方法以及使用薄膜粘贴方 法制造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液晶等的显示装置通过在具有显示用电极的一对玻璃等基板 之间填充液晶等、并在一个的面上粘贴偏光膜而形成。
在基板上粘贴薄膜的装置有各种结构的装置,有专利文献1所记 载的、采用在表面具有吸附孔的粘贴部(粘贴头)的装置。
具体而言,如日本特开2001-42315号公报(专利文献1)[0028] 段所述,薄膜支撑体22的具有弯曲形状的吸附面由穿设有多个吸附孔 的板构成,吸附孔上连接有吸附阀。
并且,如[0037]段所述,使薄膜支撑体22旋转而移动至供给薄 膜的供给装置A侧,切换吸附阀而通过吸附孔进行除气,由此吸附薄 膜。
若吸附了薄膜,则使薄膜支撑体22旋转而移动至基板(液晶面板) 上,从而将薄膜粘贴在基板上。
之后,切换吸附阀而进行供气,由此解除吸附,从基板上将薄膜 文撑体22剥离。
此外,如[0046]段所述,为了防止粘贴时薄膜的位置偏离,在 粘贴时对薄膜喷吹空气。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利用真空吸附粘贴薄膜的结构中,通过吸附阀控制 吸附孔的吸附,因此需要准备与吸附孔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阀,因此 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进行吸附或粘贴时喷吹空气,因此装置的结构复杂, 并且,由于喷吹空气,异物或空气混入粘贴面,存在可能会降低粘贴 精度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 能够高精度地将薄膜粘贴于被粘贴物上的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涉及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在表面具有能够与减压源连接的多个吸附 孔;和第二部件,被设置为能够与多个所述吸附孔接触,并且能够相 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进行相对移动,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将与所述第一部 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对应的数量的吸附孔与所述减压源连接 的构件。
第二发明涉及薄膜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发明所述的 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
第三发明涉及薄膜粘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第二发明所 述的薄膜粘贴装置在被粘贴物上粘贴薄膜的工序。
第四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第三发明所述的 薄膜粘贴方法在被粘贴物上粘贴薄膜而制造出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将薄膜粘 贴于被粘贴物的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薄膜粘贴装置1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标号2箭头方向的视图。
图3A是图2的3A-3A剖视图。
图3B是表示图3A的变形例的图。
图3C是表示图3A的变形例的图。
图4是表示粘贴头3的侧视图。
图5A是表示基座体5的侧视图。
图5B是图5A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薄膜17吸附于粘贴头3的步骤 的图。
图7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薄膜17吸附于粘贴头3的步骤 的图。
图8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薄膜17吸附于粘贴头3的步骤 的图。
图9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薄膜17粘贴在玻璃基板19上 的步骤的图。
图10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薄膜17粘贴在玻璃基板19上 的步骤的图。
图11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薄膜17粘贴在玻璃基板19上 的步骤的图。
图12是表示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将偏光板25粘贴于液晶面板26 而制造的显示装置27的图。
标号说明
1薄膜粘贴装置
3粘贴头
3a端面
3b表面
3c头轴孔
5基座体
5a基座轴孔
7轴
9吸附部
9a吸附孔
11槽部
13孔部
15粘贴平台
17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4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