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多纤维长丝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0470.8 | 申请日: | 200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M·施廷德尔;T·布兰登施泰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赫伯利·泰姆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J1/08 | 分类号: | D02J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德国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纤维 长丝 装置 | ||
1.一种用于在熔融纺丝过程中处理多纤维长丝(10)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壳体板(1),该壳体板在一开口的纵向侧上具有一处理通道(3);喷嘴孔(6),该喷嘴孔通入所述处理通道(3)中,所述喷嘴孔穿透所述壳体板(1)以连接在一压缩空气接头(16)上;挡板(2),该挡板限定所述壳体板(1)的所述纵向侧上的所述处理通道(3),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板(1)在所述处理通道(3)的两个端部处形成一入口(4)和一出口(5),其特征为:
所述挡板(2)在所述处理通道(3)的在所述喷嘴孔(6)和所述入口(4)之间的部段内具有一导丝元件(7),该导丝元件设计成伸入所述处理通道(3)内,以使所述长丝(10)偏转。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壳体板(1)在所述导丝元件(7)的区域内具有一用于扩大所述处理通道(3)的凹部(8),通过该凹部,能越过所述处理通道(3)的槽底(11)而插入所述导丝元件(7)。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丝元件(7)由所述挡板(2)上的一成形的凸起部(9)形成,该凸起部具有相对于所述长丝(10)的耐磨的接触面。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壳体板(1)以可更换的方式连接,其中带有不同高度的凸起部(9)的多个挡板(2)能选择性地与所述壳体板(1)组合。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丝元件(7)由一以可更换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挡板(2)上的导丝器(12)形成。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丝器(12)由一转向销或转向辊(12)形成,所述转向销或转向辊(12)具有耐磨的接触面以引导所述长丝(10)。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处理通道(3)的在所述导丝元件(7)和所述入口(4)之间的部段内,所述壳体板(1)具有一用于连接润湿装置(18)的安装口(37),其中一用于润湿长丝(10)的润湿元件(19)伸入所述处理通道(3)中地被保持。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润湿元件(19)与所述壳体板(1)以可更换的方式相连接。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润湿元件由一上油销(19)形成,该上油销在长丝(10)的引导区域内具有陶瓷接触面。
10.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处理通道(3)的在所述喷嘴孔(6)和所述出口(5)之间的部段内,所述壳体板(1)具有一通入所述处理通道(3)中的、用于连接抽吸管(25)的汇集口(31),其中所述抽吸管(25)与一汇集容器(33)连接,以回输润湿剂。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处理通道(3)的在所述壳体板(1)中的所述槽底(11)具有一朝向所述汇集口(31)的斜度。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壳体板(1)中形成有一与所述导丝元件(7)相对的第二汇集口(31.2),该第二汇集口通过一抽吸管(25.2)与汇集容器(33)连接。
1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壳体板(1)和所述挡板(2)由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壳体板(1)和所述挡板(2)的接触面保持相互密封,以密封所述处理通道(3)。
1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壳体板(1)和所述挡板(2)设置在一支承壳体(13)内,所述支承壳体(13)对应于所述入口(4)具有一长丝入口(14),对应于所述出口(5)具有一长丝出口(15)。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支承壳体(13)做成两件式的,其中,两个壳体件(28、29)中的一个做成可摆动的壳体盖部(29),该壳体盖部在下侧带有所述挡板(2)。
16.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支承壳体(13)设计用于接纳多个壳体板(1)和多个挡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赫伯利·泰姆考有限公司,未经欧瑞康·赫伯利·泰姆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4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