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负荷依赖性和流体反应性的评估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0400.2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F·哈帝布;L·戴德里安;L·罗特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杜艳玲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依赖性 流体 反应 评估 | ||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2007年8月13日提交的临时申请第60/955,588号的 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转让给本受让人并且在此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 本文。
背景技术
指示物——如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舒张末期容积、 喷射分数、心搏出量变异(SVV)、脉压变异(PPV)以及收缩压变异 (SPV)等等——不但对于疾病的诊断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人类和动物 受试者的前负荷依赖性、流体反应性或容量反应性状态的“实时”监 测也是重要的。因此,几乎没有医院不使用某种形式的设备来监测这 些心脏参数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许多技术——包括侵入性技术、非侵 入性技术和其组合——处于使用中,以及甚至更多的技术已在文献中 被建议。
用于测量SV的许多技术可被调整为也提供对CO的评估,因为 CO通常定义为SV乘以心率(HR),其通常可用于监护设备。相反地, 大部分评估CO的装置在它们的计算中也评估SV。评估SVV的一种 方法仅收集多个SV值并计算测量区间与测量区间的差异。
测量SV或CO的一种方法是在导管上安装流动测量装置,并将该 装置定位于受试者心脏中或在受试者心脏附近。一些这样的装置在上 游位置例如在右心房中注射材料块或能量(通常为热),并在下游位 置例如在肺动脉中测定基于所注射材料或能量的特征的流动。公开这 些侵入性技术(尤其是热稀释法)的实施的专利包括:美国专利号 4,236,527(Newbower等,1980年12月2日);美国专利号4,507,974 (Yelderman,1985年4月2日);美国专利号5,146,414(McKown等, 1992年9月8日);以及美国专利号5,687,733(McKown等,1997年 11月18日)。其他侵入性装置基于已知的Fick技术,根据所述技术, CO被计算为动脉和混合静脉血的氧合作用的函数。
侵入性技术具有明显的缺点,特别是当需要这种监测的受试者由于 严重的情况已住院时。侵入性方法还具有不太明显的缺点,例如,一 些技术例如热稀释法依赖于假设,例如注入热量的均一分散,其影响 测量的准确度。而且,将仪器引入血流可能影响仪器测量的值。
使用侵入性以及非侵入性换能器的多普勒技术也已用于获得流速 数据,然后所述数据可用于计算SV和CO。但是,这些系统通常是昂 贵的,并且它们的准确度依赖于流动通道的直径和整体几何学的精确 了解。但是,这些精确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期望实时监测 的情况下。
可用最小侵入或不侵入而获得的个血液特征是血压。除了导致最 小的患者创伤之外,血压测量技术还具有附加的准确优势。
许多血压测量系统依赖于脉搏轮廓法(PCM),其根据血压波形 的特征计算一个或更多个感兴趣的心脏参数例如CO的估值。在PCM 中,“Windkessel”参数——如主动脉的特性阻抗、顺应性以及总外周 阻力——通常用于构建主动脉的线性或非线性血液动力学模型。本质 上,血流被类推为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其中阻抗与并连的电阻和电容 串联(相符,compliance)。模型的三个所需参数通常通过复杂的校准 过程经验性地测定,或根据编辑的“人体测量”数据测定,所述数据 即关于其他患者或测试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或其他参 数的数据。美国专利号5,400,793(Wesseling,1995年3月28日)和 美国专利号5,535,753(Petrucelli等,1996年7月16日)公开了依赖 Windkessel电路模型来测定CO的系统。
使用应用多种测量仪器例如指套采取的血压测量,基于PCM的系 统可监测SV衍生的心脏参数,并且可或多或少连续地进行。但是,这 种使用简便性产生可能的准确度下降的代价,因为PCM可以不如其来 源的相当简单的三-参数模型准确。将需要高得多等级的模型来忠实地 说明其他现象。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许多改进已被建议用来改进基本 PCM模型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车防侧翻机构
- 下一篇:印制板酸性蚀刻废液的铜回收系统及蚀刻液再生方法